[发明专利]一种神经内科治疗偏头痛的中药配方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43461.3 | 申请日: | 2016-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965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发明(设计)人: | 李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强 |
主分类号: | A61K36/835 | 分类号: | A61K36/835;A61K36/84;A61P25/06;A61K35/41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502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神经内科 治疗 偏头痛 中药 配方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神经内科治疗偏头痛的药物,尤其涉及一种神经内科治 疗偏头痛的中药配方,属于中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偏头痛是临床最常见的原发性头痛类型,临床以发作性中重度、搏动样头 痛为主要表现,头痛多为偏侧,一般持续4~72小时,可伴有恶心、呕吐,光、 声刺激或日常活动均可加重头痛,安静环境、休息可缓解头痛。偏头痛是一种 常见的慢性神经血管性疾患,多起病于儿童和青春期,中青年期达发病高峰, 女性多见,男女患者比例约为1∶2~3,人群中患病率为5%~10%,常有遗 传背景,目前,临床上治疗偏头痛多采用乙酰氨基酚、萘普生、布洛芬等抑制 疼痛的药物进行治疗,虽然能够起到压制疼痛的作用,但是,患者容易产生赖 药性,容易反复发作。
目前治疗偏头痛的西医副作用大、价格昂贵、必须长期服药,而且容易产 生抗药性而出现反复。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神经内科治疗偏头痛的中药配方, 这种中药无毒副作用,并且起效快、疗程短,治愈率高,治愈后不复发。
一种神经内科治疗偏头痛的中药配方,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组成:三 七2-5份、山楂6-12份、黄芩40-60份、牛黄1-2份、沉香1-5份、白芷5-10份、 首乌藤10-18份、缬草5-8份、大苦草10-20份、种仁6-12份、大叶薄荷5-10份。
优选的:三七3份、山楂9份、黄芩50份、牛黄1份、沉香3份、白芷7 份、首乌藤14份、缬草6份、大苦草15份、种仁9份、大叶薄荷7份。
本发明制取方法为:按比例称取两组上述各组份药物放入砂锅中,加4倍药 量重量倍数的水浸泡2小时,然后将其中一组加适量的水文火煎煮0.5小时,得 煎汁400mL,即为本发明内服药物;将其中另一组加适量的水煎煮1小时,得煎 汁200mL,即为本发明外用药物。
本发明用法及用量:
(1)口服:以上煎法,煎出药液后浓缩至400mL,分两次服用,早晚各一次;
(2)散剂:将中药粉末装胶囊或冲服,每天两次,每次20-30克。
(3)涂抹:以上煎法,煎出药液后浓缩至200mL,每次将药液加热至40摄氏 度时,用50mL空针抽入30-40毫升药液,每日一次,睡前涂抹于太阳穴,每 副涂抹4-6天;
本发明的各中药原料的药用性能如下:
三七:甘、微苦,温。归肝、胃经。功能与主治:散瘀止血,消肿定痛。 用于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胸腹刺痛,跌扑肿痛。
山楂:酸、甘,微温。归脾、胃、肝经。功能与主治:消食健胃,行气散 瘀,化浊降脂。用于肉食积滞,胃脘胀满,泻痢腹痛,瘀血经闭,产后瘀阻, 心腹刺痛,胸痹心痛,疝气疼痛,高脂血症。焦山楂消食导滞作用增强。用于 肉食积滞,泻痢不爽。
黄芩:苦,寒。归肺、胆、脾、大肠、小肠经。功能与主治:清热燥湿, 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用于湿温、暑湿,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痢,黄疸, 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衄,痈肿疮毒,胎动不安。
牛黄:为牛科动物黄牛或水牛的胆囊结石。性味:苦甘,凉。归心、肝经。 功用主治:清心,豁痰,开窍,凉肝,息风,解毒。治热病神昏,中风痰迷, 惊痫抽搐,癫痫发狂,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痈肿疔疮。
沉香:性味归经,味辛、苦,性微温。归肾经、脾经、胃经。功效与作 用:行气止痛、温中止呕、纳气平喘。
白芷:性味归经,性温,味辛,归胃经、大肠经、肺经。功效与作用:散 风除湿、通窍止痛、消肿排脓。属解表药下属分类的辛温解表药。
首乌藤:性味归经,性平,味甘。归心经、肝经。功效与作用:养血安 神、祛风通络。属安神药下属分类的养心安神药。
缬草:性味归经,性平,味苦,微甘。归心经、肝经。功效与作用:具有 宁心安神的功效。属安神药下属分类的养心安神药。
大苦草:味苦,寒。清热解毒,舒肝利胆。主治慢性肝炎,胆囊炎,尿路 感染,肠胃炎,感冒发热,流感,咽喉炎,牙痛。
种仁:性酸;平;无毒,归肺;心;肝;大肠经,功能主治:祛暑清络; 益肝明目;清热化湿。主暑气霍乱;烦热;视物不清。
大叶薄荷:性味归经,性微温,味辛。归肺经、脾经、胃经。功效与作 用:快气、和中、辟秽、祛湿,属理气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强,未经李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4346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颈椎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逐寒镇痛散及其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