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1;1-二氯丙烯的查耳酮类衍生物、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43263.7 | 申请日: | 2016-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9352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胡德禹;董良润;宋宝安;吴增雪;张建;潘建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C205/45 | 分类号: | C07C205/45;C07C201/12;C07D307/46;C07D213/50;A01P1/00 |
代理公司: | 贵阳东圣专利商标事务有限公司 52002 | 代理人: | 袁庆云 |
地址: | 550025 贵州省***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丙烯 酮类 衍生物 制备 方法 用途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1,1‑二氯丙烯的查耳酮类衍生物、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其结构通式(I)如下:R为苯环、取代芳环、杂环,芳环上邻、间、对位上含有一个或多个甲基、甲氧基、三氟甲基、三氟甲氧基、硝基以及卤原子,卤原子可为氟、氯、溴;杂环为五元杂环。本发明能提高生物活性、低毒、且环境友好。可用于防治烟草花叶病毒病的农药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学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含1,1-二氯丙烯的查耳酮类衍生物,同时还涉及该含1,1-二氯丙烯的查耳酮类衍生物的制备方法,以及在防治烟草花叶病毒(TMV)病的农药上的用途。
背景技术
以天然产物为先导,进行结构修饰创制开发新药物,是当前国内外药物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查耳酮类化合物是一类存在于甘草、红花等药用植物中的天然有机物质,具有低毒性,低残留的特点,并且由于其分子结构具有较大的柔性,能与不同的受体结合,表现出了广泛的生物活性,如:抗菌、抗病毒、杀虫、抗癌等生物活性。其次,杀虫剂啶虫丙醚,其杀虫作用迅速,机制新颖,对农业生产中为害严重的鳞翅目和缨翅目害虫有卓越的防效,与现有的杀虫剂品种无交互抗药性,其活性基团1,1-二氯丙烯在农药领域上的应用引起了人们的极大观注。
2004年,Svetaz等(Svetaz,L.;Tapia,A.;Loapez,S.N.;Furlaan,R.E.;Petenatti,E.;Pioli,R.;Hirschmann,G.S.;Zacchino,S.A.Antifungal chalcones andnew caffeic acid esters from zuccagnia punctata acting against soybeaninfecting fungi[J].J.Agric.Food Chem.,2004,52,3297-3300.)从一种豆科植物中分离出三种查耳酮化合物,它们分别是2,4-二羟基-3-甲氧基查耳酮、2,4-二羟基查耳酮和7-羟基黄烷酮,并对这三种化合物进行了抑菌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这三种化合物对大豆茎枯病病菌的抑制作用较好,其MIC值均小于或等于6.25μg/ml。2007年,杨光富等(Zhao,P.L.;Ling,C.;Liu,C.L.;Huang,W.;Wang,Y.Z.;Yang,G.F.Synthesis and fungicidalevaluation of novel chalcone-based strobilurin analogues[J].J.Agric.FoodChem.,2007,55,5697-5700.)报道了一系列含甲氧基丙烯酸酯的查耳酮类衍生物,并进行杀菌生物活性测试,研究表明,该系列化合物在200μg/mL浓度下对黄瓜霜霉病、白粉病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且间位醚化的抑制作用大于对位醚化和邻位醚化的抑制作用;当为间位醚化,R为2-ClC6H4或3-BrC6H4时,对黄瓜霜霉病的EC90值分别为118.52μg/mL、113.63μg/mL,低于商品药醚菌酯(154.92μg/m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大学,未经贵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4326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