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虚拟用户识别卡的网络接入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43235.5 | 申请日: | 2016-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3597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7 |
发明(设计)人: | 林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瑞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02 | 分类号: | H04W4/02;H04W48/18;H04W64/00;H04W88/06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楼区京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2 | 代理人: | 林云娇 |
地址: | 350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虚拟 用户 识别 网络 接入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虚拟用户识别卡的网络接入系统,系统包括:情景模式设置模块、运营商信息获取模块、切换选择模块、手动接入模块以及自动接入模块;情景模式设置模块用于:用户预设操作手持设备的情景模式,在每个情景模式下选择一个附着网络的标准信息;运营商信息获取模块用于:用户预先下载运营商信息列表,从运营商信息列表中获取运营商信息;切换选择模块用于:判断用户在智能手持设备上是否选择自动接入某运营商网络;否,则进入手动接入模块,是,则进入自动接入模块;根据预设的对应情景模式的信息通过虚拟用户识别卡来选择要接入的网络。本发明使得用户能通过灵活、方便地在不同运营商中选择移动网络,为用户的使用带来了不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支付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虚拟用户识别卡的网络接入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虚拟用户识别卡逐渐被引入到智能手机当中。用户在使用虚拟用户识别卡时,手机可以从运营商服务器下载用户识别卡相关的信息,并利用软件流程来实现SIM卡功能,由此可以避免因使用物理SIM卡而引起的尺寸规格适配问题等。然而,在完全使用虚拟SIM卡实现手机的多卡多待功能时,用户无法通过灵活、方便地在不同运营商中选择移动网络,为用户的使用带来了不便。
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种“多卡多待移动终端及其用户识别卡切换方法和装置”,见公开号为:CN104796957A,公开日为:2015-07-22的中国专利,所述多卡多待移动终端切换方法包括:监测所述虚拟用户识别卡和物理用户识别卡的信号强度;当接收到用户手动选择网络的指令时,控制所述多卡多待移动终端驻留到所述用户手动选择的网络,并启用与所述用户手动选择的网络对应的用户识别卡;当接收到用户自动选择网络的指令时,根据所述虚拟用户识别卡和物理用户识别卡信号的强弱,启用对应的所述虚拟用户识别卡或物理用户识别卡。应用所述切换方法可以在使用虚拟用户识别卡实现多卡多待功能的情况下,通过多卡多待移动终端灵活、方便地选择移动网络。然而,它的适配手段过于单一,无法覆盖目前智能手机复杂的使用需求,所以本案例设计了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接入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虚拟用户识别卡的网络接入系统,使得用户能通过灵活、方便地在不同运营商中选择移动网络,为用户的使用带来了不便。
本发明问题之一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基于虚拟用户识别卡的网络接入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情景模式设置模块、运营商信息获取模块、切换选择模块、手动接入模块以及自动接入模块;
所述情景模式设置模块用于:用户预设操作手持设备的情景模式,在每个情景模式下选择一个附着网络的标准信息;
所述运营商信息获取模块用于:用户预先下载运营商信息列表,从运营商信息列表中获取运营商信息;
所述切换选择模块用于:判断用户在智能手持设备上是否选择自动接入某运营商网络;否,则进入手动接入模块,是,则进入自动接入模块;
所述手动接入模块用于:将用户周围的运营商网络全部显示出来,供用户选择;
所述自动接入模块用于:启动位置服务,获得用户当前的地理位置,从预先下载的运营商信息列表中找出用户该地理位置的所有运营商网络信息,并侦测这些网络的信号强度,检测用户此时的操作行为,根据预设的对应情景模式的信息通过虚拟用户识别卡来选择要接入的网络。
进一步的,所述情景模式设置模块具体为:用户预设操作手持设备的情景模式,所述情景模式包括上网、短信、通话、以及待机的不同模式;在上网的情景模式下选择网络最快,在短信的情景模式下选择使用的网络费用最低、在通话的情景模式下选择CS服务信号最好的,或者资费最低的;在待机的情景模式下选择网络关闭。
进一步的,所述运营商信息包括:运营商分布情况、资费、基站信息、以及网络制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瑞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州瑞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4323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