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浮式自动拦阻网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43186.5 | 申请日: | 2016-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0401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6 |
发明(设计)人: | 王朝晖;龙翔;唐琛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3/26 | 分类号: | E02B3/26;E02B15/06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1219 | 代理人: | 曹文衔 |
地址: | 200434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拦阻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河道中的水利设施,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拦阻船舶和漂浮物的浮式自动拦阻网。
背景技术
在水利工程领域,重要的水利工程所处的河道需要对相关的水利设施进行保护,避免船舶与水利设施相互碰撞受损。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需要在该水利设施附近设置拦阻设施,以便于把船舶拦住,防止船舶撞击水利设施。目前,一般的拦阻设施是设置警示牌、防撞桩等。警示牌一般仅能起到警示作用,起不到实际的拦阻效果;防撞桩能起到一定的拦阻作用,但一旦发生船舶撞击,船舶与防撞桩均会严重损伤,实际的拦阻效果不理想。
在河道中,会有很多漂浮物,为了避免漂浮物影响河道中船舶的航行,同时保护河道景观。在进入主河道的支河口处需要对漂浮物进行拦截。目前拦截漂浮物都是采用固定的拦河网,其存在以下不足之处:拦阻高度不变,拦阻力不变,实际应用中,常常出现高水位不能拦阻,漂浮物会越网而过的情况。而且当漂浮物聚集量大时,往往会冲破拦阻网。
申请号是201420363889.5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河道过滤挂网,包括矩形的网体,网体包括刚性的框架以及覆盖在框架上的滤网,在网体上端固连有挂钩,网体底部固连有网兜,网兜位于挂钩相反一侧,网兜的开口向上与网体呈垂直状态,在与挂钩同侧的网体中部固连有向外凸起的握把。虽然其能够其起到一定的拦截漂浮物的作用,但是其需要与拦水坝配合使用,存在局限性,对于船舶不能起到良好的拦阻作用。而且当河道中的水位发生变化时,其对漂浮物的拦阻效果也会受到很大影响。
综合以上,需要一种能够同时用于拦阻船舶和漂浮物,且不受水位影响的拦阻设施。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有效拦阻船舶和漂浮物的浮式自动拦阻网,以克服现有技术上的缺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浮式自动拦阻网,包括两根竖向设置桩轴,两根桩轴上分别套有可上下移动的套筒,两个套筒相对的一侧分别设有上涡卷弹簧和下涡卷弹簧,上涡卷弹簧和下涡卷弹簧下方分别设有两个上下设置的定滑轮,两个上涡卷弹簧之间和两个下涡卷弹簧之间分别连有一条绳索,两个上涡卷弹簧之间的绳索依次绕过两个上涡卷弹簧下方的四个定滑轮,两个下卷弹簧之间的绳索依次绕过两个下涡卷弹簧下方的四个定滑轮,两条绳索之间设有拦阻网,所述两个套筒的下部分别设有浮力腔。
优选地,所述桩轴与套筒之间分别设有多个滚珠。
优选地,所述套筒包括内筒、外筒和两个端盖,所述内筒、外筒和两个端盖围成中空腔室,所述套筒相对一侧的外筒均向内凹进形成竖向的凹槽,所述上涡卷弹簧、下涡卷弹簧和定滑轮均安装在凹槽中。
进一步地,所述内筒的外壁或外筒的内壁上设有竖向的爬梯,所述凹槽与所述中空腔室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内筒和外筒之间设有多个加强隔板。
优选地,所述套筒的上端分别设有LED灯。
优选地,所述桩轴的顶端分别设有避雷器。
如上所述,本发明一种浮式自动拦阻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中的套筒下部设有浮力腔,河道中水对浮力腔有向上的浮力作用,套筒本身受到重力作用,因此两个套筒带着拦阻网可在桩轴上随着水位变化而自动移动,不需要其他辅助设备和人为参与;时刻起到拦阻船舶和漂浮物的作用。此外,本发明结构简单,且主要通过机械结构来实现拦阻,因此其工作安全可靠,便于安装和维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桩轴与套筒配合图。
图3为图2中A-A处剖视图。
图4为图2中B-B处剖视图。
图中:1、桩轴 11、避雷器
2、套筒 21、浮力腔
22、内筒23、外筒
24、中空腔室25、凹槽
26、爬梯27、加强隔板
231、围栏 31、上涡卷弹簧
32、下涡卷弹簧4、定滑轮
5、绳索 51、拦阻网
6、滚珠 7、LED灯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4318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