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上胶分缝压条机的改进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142900.9 | 申请日: | 2016-03-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8622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 发明(设计)人: | 程道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程道俊 |
| 主分类号: | A43D25/18 | 分类号: | A43D25/1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31251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上胶分缝 压条 改进 结构 | ||
本发明涉及自动上胶分缝压条机技术领域,具体为自动上胶分缝压条机的改进结构,包括机架和可转动设有下压轮的固定件,固定件内设有可绕自身轴线转动的转轴,转轴上设有第一齿轮,所述的转轴连接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设在机架上的第一主动轴以及驱动第一主动轴旋转的第一驱动装置,第一主动轴通过齿轮装置与转轴上的第一齿轮抵触连接;还包括驱动下压轮往复运动的卸料装置,进而方便工件上料以及下料。本发明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上胶分缝压条机技术领域,具体为自动上胶分缝压条机的改进结构。
背景技术
如中发明专利申请号为201310383188.8的一种自动上胶分边压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传动装置,分别与所述上压轮和下压轮连接,用于驱动所述上压轮和下压轮同步转动;所述传动装置包括:上压轮传动装置、下压轮传动装置和主传动装置,还包括用于调节所述上压轮与所述下压轮之间的距离的间距调节装置;
主传动装置包括主动轮以及控制主动轮转动的动力装置,动力装置与控制装置连接,主动轮上设置第五转轴,第五转轴通过第一齿轮副连接第六转轴,第六转轴两端分别设置上压轮传动副和下压轮传动副,上压轮传动副通过第二齿轮副与第二转轴连接,下压轮传动副通过万向连接副与第四转轴连接。
虽然能够利用间距调节装置来调节上压轮与下压轮之间的距离,以起到对部分工件进行上料或者下料的作用,但是,对于一些大型工件,因结构设计缘故(下压轮传动副通过万向连接副与第四转轴连接),使得上压轮与下压轮间距调节的局限(调节间距较小),导致上料或者下料都是比较困难的,工作效率低下。
同时,因结构设计缘故(下压轮传动副通过万向连接副与第四转轴连接),传动时容易出现卡滞的现象,传动时不够稳定、可靠,且结构复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上下料、传动稳定的自动上胶分缝压条机改进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自动上胶分缝压条机的改进结构,包括机架和可转动设有下压轮的固定件,固定件内设有可绕自身轴线转动的转轴,转轴上设有第一齿轮,所述的转轴连接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设在机架上的第一主动轴以及驱动第一主动轴旋转的第一驱动装置,第一主动轴通过齿轮装置与转轴上的第一齿轮抵触连接;
还包括驱动下压轮往复运动的卸料装置,进而方便工件上料以及下料。
进一步,所述的齿轮装置包括固定在机架上的第一过渡齿轮轴以及设在第一主动轴上的第二齿轮,第一过渡齿轮轴上设有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第三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第四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
进一步,所述的卸料装置包括纵向移动装置和横向移动装置。
进一步,所述的横向移动装置包括套设在固定件外部的支撑座以及用于驱动支撑座往复运动的第二驱动装置。
进一步,所述横向移动装置还包括导向装置,导向装置包括固定在机架上的导轨、固定在支撑座上的导块,导块与第二驱动装置通过固定板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纵向移动装置包括铰链连接在固定板上的顶杆,顶杆的一端与转轴相连,另一端连接有第三驱动装置。
进一步,所述的纵向移动装置还包括缓冲复位机构,缓冲复位机构包括设在支撑座内且套设在转轴外的弹簧以及套设在转轴外且固定在支撑座内的卡簧,弹簧的一端与固定件抵触连接,另一端与卡簧抵触连接。
进一步,所述的纵向移动装置还包括限位机构,限位机构包括设在支撑座内的导向槽以及通过轴承固定在转轴上的定位块。
进一步,所述顶杆与转轴相连的一端设有包裹在转轴上的夹头,转轴上设有用于使夹头对转轴受力的支撑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程道俊,未经程道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4290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注射器的纤维血管剪
- 下一篇:一种制鞋装置及操作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