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尼龙/玻璃纤维/界面结合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41397.5 | 申请日: | 2016-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232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唐颂超;施正堂;王丽;王石雄;李远;陈志云;王婷兰;黄作风;潘泳康;李文振;张珊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亚太机电股份有限公司;华东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L77/02 | 分类号: | C08L77/02;C08L77/06;C08K7/14;B29B9/06;B29C47/92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林超 |
地址: | 311203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尼龙 玻璃纤维 界面 结合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尼龙/玻璃纤维/界面结合剂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主要由尼龙、 玻纤及其界面结合剂复合构成,界面结合剂是以聚己内酰胺低聚物为扩散链、 以硅烷偶联剂为结合基团、通过引发剂反应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材料的原料组分及 重量组分为:尼龙56~90份;玻璃纤维5~35份;界面结合剂1~5份;抗氧剂0.1~1 份;热稳定剂0.1~3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尼龙是尼龙6或者尼 龙6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玻璃纤维是短切玻璃 纤维或者连续玻璃纤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界面结合剂一端通过 硅烷偶联剂结合连接到玻璃纤维上,另一端的聚己内酰胺低聚物链是以有机酸 做为封端剂,其分子量为800~2000g/mol。
所述的界面结合剂采用不同的有机酸做为封端剂,不同的硅烷偶联剂 KH550、KH560作为结合基团,并且其分子量不同,在800~2000g/mol。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氧剂为抗氧剂168 和抗氧剂1010中的一种或者两者的组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稳定剂为KL-36。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材料,其特征在于:合成复合材料的设备是带有 侧向喂料的双螺杆挤出机。
9.一种尼龙/玻璃纤维/界面结合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合 成复合材料的工艺条件为:将尼龙在80℃的真空烘箱中干燥10小时,玻纤在 60℃下干燥8小时,将界面结合剂、抗氧剂、热稳定剂和尼龙在高速混合机中 混合3~5nim,在双螺杆挤出机加纤口加入玻纤,主料口加入混合物,然后在 225~290℃下熔融共混后挤出造粒,料筒转速为15r/min,螺杆转速为 150~200r/min,最后将粒料在80℃烘箱中干燥10小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尼龙/玻璃纤维/界面结合剂复合材料的制备 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尼龙、玻璃纤维、界面结合剂、抗氧剂、热稳定剂的 加入质量配比为:56~90份;5~35份;1~5份;0.1~1份;0.1~3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亚太机电股份有限公司;华东理工大学,未经浙江亚太机电股份有限公司;华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4139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强度外观件聚酰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笔记本的保护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