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UV腻子及其制备方法和在木材粉末涂料喷涂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41251.0 | 申请日: | 2016-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772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邓益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门市东健粉末涂装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5/34 | 分类号: | C09D5/34 |
代理公司: | 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 31283 | 代理人: | 薛琦;余化鹏 |
地址: | 529724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uv 腻子 及其 制备 方法 木材 粉末涂料 喷涂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UV腻子及其制备方法和在木材粉末涂料喷涂中的应用。该UV腻子包括下述原料组分:主体低聚物58.0%‑77.0%,活性单体14.0%‑21.0%,光引发剂2.0%‑4.0%,流平剂0.5%‑1.5%和填料5.0%‑15.0%,各组分用量总和为100%,百分比为各组分质量占原料组分总质量的百分比;主体低聚物为聚酯丙烯酸的低聚物,主体低聚物在25℃下的粘度为50‑3000cps。该UV腻子的制备方法为按照配比将各原料组分混合均匀。该UV腻子应用于木材喷涂粉末涂料的前处理。本发明的UV腻子具有超低粘度、100%的固含量和导电性,可实现对木材前处理的高效喷涂,处理效果好且无环境污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保健康粉末涂料涂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UV腻子及其制备方法和在木材粉末涂料喷涂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对于粉末涂料涂装木材,由于木材中存在很多油分、水分和气体,粉末涂料在木材上实施热固性喷涂时,在加热固化的过程中油、水和气会迁移到涂膜表面产生大量的气泡,而且加热固化时木材边缘会因为水分流失而开裂,影响涂膜表观。另一方面,粉末涂料施工工艺需为静电喷涂,而木材几乎不导电,给施工带来了不便。因此,直接在木材上进行粉末涂料喷涂,很难施工得到完美的涂膜外观,跟金属粉末涂料一样必须对底材进行前处理,只是处理的方法上有所区别。
目前对木材粉末涂料喷涂的前处理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喷涂水性UV腻子,二是滚涂100%固含量的UV腻子,但上述两种方法存在一个共同的致命缺点:处理后对木材的带电性没有任何助益,使得在空气干燥时很难对木材进行静电喷涂。除这一缺点外,上述两种方式还都存在各自的缺点和不足,具体如下。
方式一、水性UV腻子粘度低,可采用喷涂方式,虽然施工操作快速,对边缘、死角位和异型工件覆盖性好,但是其含有大量未完全挥发的水分,进行粉末喷涂时涂层会产生大量的气泡,并且UV涂层的膜厚较薄(20-30μm),打磨时涂层很容易穿孔,涂层中的油、水和气极易跑出来,涂膜封闭性差。为解决这一问题,若采用多次喷涂水性UV腻子,则又面临层间附着力的问题,而层间附着力这一问题目前很难解决。因此,目前采用的方式是先喷涂再打磨再喷涂,然而该处理方式使水性UV腻子喷涂失去了应有的施工优势,并且费时费力。
方式二、100%固含量的UV腻子粘度太大,只能适用滚涂的方式。滚涂100%固含量的UV腻子虽然不存在水分的影响且UV涂层可以厚涂(30-200μm),涂层封闭性好,不会影响粉末涂料涂层表观,但滚涂100%固含量的UV腻子仅适用于具有规整形状工件的涂装,对于异型工件根本没办法施工,而且即使是对规整形状工件的涂装在施工上也存在诸多不便,例如一块六面的板材,就需进行六次涂装,操作相当繁琐。
现有技术中的UV腻子配方:双酚A环氧树脂10%-30%,聚酯丙烯酸8%-20%,活性单体15%-30%,填料(滑石粉)30%-40%,光引发剂1%-3%,活性胺1%-3%,硬脂酸锌0.5%-3%,疏水型气相二氧化硅0.5%-3%,就为100%固含量的高粘产品,存在上文方式二描述的各种缺陷。为降低UV腻子的粘度,本领域通常是通过加入溶剂的方法,例如现有配方:双酚A环氧丙烯酸(含20%TPGDA)33.5%,聚酯丙烯酸酯15%,TPGDA(二缩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40%,光引发剂(1173或184光引发剂)1.5%,叔胺4.0%,硬脂酸锌0.5%,二苯甲酮5.0%和流平剂0.5%,此法虽然能得到低粘产品,但UV腻子固含量并不能达到100%,且溶剂的存在不仅会增加生产成本,还会造成环境污染、不环保。
因此,研发一种低粘度、100%固含量且具有导电性的环保型UV喷涂腻子以实现在木材上的高效喷涂成为本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门市东健粉末涂装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门市东健粉末涂装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4125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纳米高分子绝缘绝热环保涂料
- 下一篇:一种环保纳米涂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