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中药煎煮加水量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41121.7 | 申请日: | 2016-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745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9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王奎 |
主分类号: | A61J3/00 | 分类号: | A61J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7015 浙江省台***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药 煎煮 水量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煎煮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中药煎煮加水量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中药处方是人们用来调理身体或治疗疾病的一种有效途径,在医生开出中药处方后的最后关键步骤便是中药的煎煮,目前的中药煎煮大多使用自动煎煮设备进行,自动煎煮设备需借助控制器来完成整个煎煮过程的控制;中药煎煮过程的其中两个关键点分别是加水量的控制和加热量的控制,现有的自动煎煮设备基本上可以较好的控制加热量,但却无法做到对加水量的有效控制,其中原因是没有有效和准确的加水量控制方法,致使控制器无法实现对中药煎煮过程的高质量控制;从而影响中药药剂的药效质量,给患者的治疗带来很大的不利影响。
根据传统中药煎煮理论,一般地,中药处方在3~10帖的处方量,每帖中药基本在3~20味中药,特殊情况也可以为1或2味中药,或者超过20味的中药处方也有,但不常见;从传统的中药处方量,基本每帖中药在100~300克之间;传统的中药煎煮方法是单帖中药煎煮,然而目前在医院或药房等代煎中心进行中药代煎时,从成本上考虑则会把一方中药一次性煎煮,即多帖中药同时煎煮的方式,获得中药药剂供患者服用。
针对不同类型的中药处方的总煎煮时间也不相同,比如,解表类煎煮时间控制在25分钟左右、一般类控制在35分钟左右、滋补类控制在60分钟左右。
然而,现有的自动煎药设备对煎煮过程的加水量大多采用单一变量要素控制方法,没有对加水量所关联的多变量要素进行综合考虑并控制,因而对煎煮完成所获得的中药汤剂量和药效都带来不利影响。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对中药煎煮过程的加水量实现自动控制和准确计量的中药煎煮加水量控制方法。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中药煎煮加水量控制方法,所述中药煎煮过程通过控制器控制,武火加热量一定,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设定所需药剂量,设定不同中药类型所对应的总加热时间,设定蒸发量或与蒸发量相关的其它变量参数,并设定不同中药类型所对应的不同吸水系数,以及加水量与其它变量参数之间的函数关系;
第二步:读出所煎中药类型和中药重量;
第三步:根据中药类型确定总加热时间和中药吸水系数;
第四步:控制器通过函数关系计算获得加水量;
第五步:控制器输出加水量信号。
所述加水量信号可以输出至显示模块和/或自动加水控制模块以进行手动或自动加水。
目前,使用带有控制器的自动煎药设备对中药进行的方式已经非常普遍,为了获得高质量的中药药剂,需要对自动煎药设备进行煎煮控制方法进行升级,特别是加水量的控制方法;现有的自动煎药设备几乎没有对中药煎煮的加水量作严格和准确的控制,致使中药药剂的量和质量都受到影响。
中药煎煮的加水量不但与所需中药药剂量有关,还与煎煮过程的蒸发量和中药本身的吸水系数有关,而其中蒸发量则与煎煮过程的加热量和煎煮时间有关,而不同的中药所对应的中药吸水系数又有所不同;因此,根据上述各变量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设计相应的函数关系。
传统中药煎煮方法为使用武火加热至沸腾后切换至文火加热,使中药材中的药物成分溶解至水中;通过实验测试,使用明火对煎药壶或煎药罐进行加热煎煮可以得知,单帖中药煎煮的武火加热所对应的电加热功率应在1000~2000W之间,文火加热所对应的电加热功率在200~800W之间;若需进行多帖共煎的方法,则需要相应对电加热功率进行调整。
根据煎煮对象的不同可以大致设定中药煎煮过程的武火加热量,即武火条件下的电加热功率;比如:当煎煮对象为单帖中药处方时,则可以直接设定武火条件下的电加热功率为1200W;在电加热功率已知的条件下,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即可计算出单位水量的温度上升速率,以及水在沸腾状态下的蒸发速率;比如:可以计算出单位水量从0℃加热到100℃所需要的时间,也可以计算出水在沸腾状态下单位时间的蒸发量。
在中药类型确定的情况下可以基本确定该类型中药的吸水系数,比如:解表类中药处方,可以给定吸水系数范围为1.5~2.0,但具体需要根据自动煎药设备的不同而不尽相同;为了更加精确的控制加水量,可以对不同类型的中药处方进行吸水系数测定,获得相对应的中药吸水系数数据。
根据传统中药煎煮经验,可以根据不同的中药类型来设定相对应的煎煮时间,即总加热时间,这里所述的总加热时间不包括需要二煎煎煮的加热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王奎,未经陈王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4112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