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地下水原位修复的胶体缓释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40789.X | 申请日: | 2016-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4548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3 |
发明(设计)人: | 李广贺;杨硕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00 | 分类号: | C02F1/00;C02F1/72;C02F1/70;C02F3/00;C02F103/06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段俊涛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淀区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地下水 原位 修复 胶体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地下水原位修复的胶体缓释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胶体缓释材料是由活性修复剂的溶液与胶体二氧化硅充分混合形成的胶体悬浮液,其中以质量比计,活性修复剂的溶液:胶体二氧化硅=93~99:1~7;所述的胶体悬浮液的初始粘度小于60cP,在注入地下含水层后粘度随时间逐渐增加,最后形成半固体凝胶,活性修复剂被逐渐释放到含水层中;本发明一方面保证缓释材料初始注入粘度小于60cP,降低注入地下的难度,可在多种类型条件的污染场地推广;另一方面材料逐渐形成凝胶后,活性修复剂的释放时间延长5‑7倍,避免流体修复剂损失和多次重复施工的缺陷,节约成本,提高地下水修复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境污染治理与修复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地下水原位修复的胶体缓释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和产业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有毒有害污染物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地下环境系统,造成地下水污染。近年来,城市和工业企业周边地下水污染日趋严重,威胁饮水安全和人体健康。氯代烯烃作为溶剂被广泛应用在金属加工、电子、干洗等行业,由此成为地下环境中广泛分布的污染物类型之一[
抽出-处理技术作为最早应用于处理氯代溶剂污染的地下水技术,因修复成本高,耗时长,且无法达到修复目标[
已应用原位修复技术在实际场地修复中仍存在以下缺陷:(1)目前常用的活性修复剂半衰期短,稳定性差,易被含水层中天然有机物竞争消耗,从而降低活性修复剂使用效率;(2)活性修复剂多以液体或气体等流体形式注入地下含水层,易在对流的作用下迁移出污染区域,也会因优先孔道效应而不能与低渗透区的污染物接触,两者均会降低修复效率;(3)过量注入的修复剂所产生的副产物和对地下环境造成的长久性影响也将限制它们的使用。
针对地下水氯代烯烃污染原位修复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一些研究者通过控制活性修复剂在含水层的释放速率,延长其使用时效性,从而增强修复效率。目前研发的缓释材料包括:针对厌氧生物修复的缓释氢化合物[
[1].高霏,刘菲,陈鸿汉.三氯乙烯污染土壤和地下水污染源区的修复研究进展[J].地球科学进展,2008,23(8):821-82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4078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风能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
- 下一篇:一种细颗粒蓝钨的制备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