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高温、耐腐蚀水环式真空泵在审
| 申请号: | 201610140471.1 | 申请日: | 2016-03-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332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06 |
| 发明(设计)人: | 徐登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登科 |
| 主分类号: | C08L71/12 | 分类号: | C08L71/12;C08L25/06;C08L51/04;C08K9/00;C08K7/14;C08K5/134;C08K5/526;F04D29/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55300 山东省淄博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高温 腐蚀 水环式 真空泵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环式真空泵。
背景技术
当前世界上所运行的水环式真空泵,均采用金属材料制造。水环式真空泵在运行工作中,被切割与腐蚀的情况十分严重和突出。由于水环式真空泵采用水密封的形式,在设备运行中,泵体内的水高度旋转运动会产生切割水刀的效果,对泵体产生线性切割,导致泵体由于切割造成的损伤而报废。由于水环式真空泵所处的环境,其工件也遭受严重的各种腐蚀,包括水腐蚀、介质腐蚀、电化学腐蚀及最致命的气蚀。这些腐蚀,使对部件配合精度要求较高的水环式真空泵效率降低,性能变差,从而导致加快维修频率,严重气蚀的结果会导致泵报废。
温度对金属制造的水环式真空泵的影响也非常大。基于水环式真空泵的运行原理,对温度的要求严格,再者,水环式真空泵的部件配合精度较高。因此,在设备运行过程中,出现自身的机械或电气的原因而使温度升高或出现抽入气体的温度变高时,将使金属部件热涨而导致部件的配合非常紧密。如不及时停机检查,会使工作泵发生严重故障,以致报废。
金属由于重量重,弹性模量小,不但腐蚀严重,而且安装极不方便。
由于水环式真空泵的工作运行条件所致,金属材料制造的水环式真空泵突显出了严重的不耐腐蚀、使用维修周期短、设备工作效率低、安装难、寿命短等一系列难以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水环式真空泵产生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耐高温、耐腐蚀的水环式真空泵,耐高温、耐腐蚀。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发明一种耐高温、耐腐蚀水环式真空泵,包括泵体、泵盖、圆盘及叶轮,其特征在于泵体、泵盖、圆盘和叶轮均由以聚苯醚树脂、玻璃纤维、聚苯乙烯、色母粒和抗氧化剂组成的复合材料制成。
按以下重量份数计:
聚苯醚树脂38-50份
玻璃纤维24-35份
聚苯乙烯25-28份
色母粒0.6-0.8份
抗氧化剂0.3-0.5份。
优选的,按以下重量份数计:
聚苯醚树脂45份
玻璃纤维30份
聚苯乙烯24份
色母粒0.7份
抗氧化剂0.3份。
玻璃纤维是经过处理过的无碱玻璃纤维,聚苯乙烯是聚苯乙烯或高光泽高抗冲聚苯乙烯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抗氧化剂为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由于构成水环式真空泵的主要部件泵体、泵盖、圆盘及叶轮,聚苯醚树脂、玻璃纤维、聚苯乙烯、色母粒和抗氧化剂组成的复合材料制成,聚苯醚树脂具有突出的物理机械性能(包括力学性能、电性能、热性能)、优良的尺寸稳定性和耐候性,玻璃纤维有效的增加了材料的韧性,聚苯乙烯具有力学性能良好,质地坚硬,呈刚性,良好的化学性能,优异的电绝缘性能,优良的光学性能和透明性;由于该复合材料的分子密度对温度膨胀系数较小,而不会产生涨坏泵的问题,易于加工,通过部件材料的改变,大大降低了泵的重量和运行噪音,增强了耐热性和尺寸稳定性,大大延长了泵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泵盖;2、圆盘;3、叶轮;4、泵体;5、电机。
实施例一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所示的是普通水环式真空泵的结构分解图,主要由泵盖1、圆盘2、叶轮3、泵体4及电机5组成。本发明中,泵体4、泵盖1、圆盘2和叶轮3均由以聚苯醚树脂、玻璃纤维、聚苯乙烯、色母粒和抗氧化剂组成的复合材料制成。聚苯乙烯采用普通聚苯乙烯或高光泽高抗冲聚苯乙烯,也可以采用普通聚苯乙烯和高光泽高抗冲聚苯乙烯中的混合物。抗氧化剂为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或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或者此两种物质的混合物。
按重量份数计算,具体组成为聚苯醚树脂40份、玻璃纤维29份、聚苯乙烯30份、色母粒0.5份和抗氧化剂0.5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登科,未经徐登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4047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