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屏的显示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610140173.2 | 申请日: | 2016-03-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806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9 |
| 发明(设计)人: | 吴协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和辉光电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9G3/3208 | 分类号: | G09G3/3208 |
| 代理公司: | 上海隆天律师事务所31282 | 代理人: | 臧云霄,李峰 |
| 地址: | 201500 上海市金山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有机 发光二极管 显示屏 显示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屏的显示方法。
背景技术
OLED(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是一种主动发光的器件,发光亮度与注入电流成正比,也就是说OLED是一种电流控制的器件。
通常一个OLED单元可以简化成一个LED和并联一个20~30pF寄生电容的单元,要OLED发光,电流首先要把电容充电到LED的发光电压。显示屏在正常显示模式下,显示屏的刷新率(也就是帧率)一般是在60Hz,如果刷新率长期保持在60Hz则会增加显示屏的功耗。另外,OLED显示过程中还需要进行灰度控制,但是采用固定的RGB灰阶,就需要较大的Gamma电压,增加显示屏的功耗,而且固定RGB灰阶电流强度同样也会增加显示屏的功耗。
基于上述,还需要提供一种方法来降低显示屏的功耗。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为提供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屏的显示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显示屏功耗较大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屏的显示方法,包括以下方式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有机发光二级管显示屏至少包括第一发光色二极管、第二发光色二极管和第三发光色二极管,其中所述第三发光色二极管的发光效率低于所述第一发光色二极管和第二发光色二极管,所述显示方法包括:
判定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屏是否由正常显示模式转变为省电模式;
当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屏转变为省电模式时,调降所述第一发光色二极管、第二发光色二极管和第三发光色二极管的灰阶电流强度,其中所述第三发光色的灰阶电流强度调整幅度大于所述第一发光色和第二发光色的灰阶电流强度调整幅度。
在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中,通过调降所述第一发光色二极管、第二发光色二极管和第三发光色二极管的伽马电压来调降其所述的灰阶电流。
在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发光色二极管、第二发光色二极管和第三发光色二极管分别为红色发光二极管、绿色发光二极管和蓝色发光二极管。
在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中,调降所述红色发光二极管和所述绿色发光二极管的灰阶电流强度到正常显示模式下的25%,调降所述蓝色发光二极管的灰阶电流强度到正常显示模式下的50%。
在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中,还包括:
当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屏由正常显示模式转变为省电模式时,降低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屏的屏幕刷新频率。
在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中,将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屏的屏幕刷新频率调降为正常显示模式下刷新频率的90%以下。
在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中,在正常显示模式下显示屏的刷新频率为60Hz,在省电模式下显示屏的刷新频率调降为50Hz。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能够在省电模式下根据显示屏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效率动态调整有机发光二极管的灰阶电流强度,这种动态调整的方式相较传统的只采用固定的灰阶电流强度的供电方式可以降低显示屏的功耗,更加省电,对于采用电池供电的显示设备而言能够增加电池续航能力,提升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屏的显示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2为调整前Gamma电压曲线示意图。
图3为调整后Gamma电压曲线示意图。
图4为2T1C的OLED驱动电路图。
图5为红色OLED的变压-亮度变化曲线。
图6为绿色OLED的变压-亮度变化曲线。
图7为蓝色OLED的变压-亮度变化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体现本发明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例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发明能够在不同的实施例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附图在本质上是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屏的显示方法,其中该有机发光二级管显示屏可以是移动设备(如手机)等显示设备的屏幕,至少包括第一发光色二极管、第二发光色二极管和第三发光色二极管,第三发光色二极管的发光效率低于所述第一发光色二极管和第二发光色二极管,该显示方法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和辉光电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和辉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4017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