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面板及其阵列基板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140171.3 | 申请日: | 2016-03-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806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 发明(设计)人: | 严志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和辉光电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9G3/3225 | 分类号: | G09G3/3225 |
| 代理公司: | 上海隆天律师事务所 31282 | 代理人: | 臧云霄;李峰 |
| 地址: | 201500 上海市金山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 面板 及其 阵列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阵列基板,阵列基板包括:像素阵列,包括多个像素单元;N根扫描线,沿行方向延伸,其中,第2根扫描线至第N‑1根扫描线中的每根扫描线被相邻两行像素单元共用,N为大于2的整数,其中,被共用的扫描线向共用该扫描线的相邻两行像素单元提供扫描信号,该扫描信号作为共用该扫描线、位于该扫描线下的一行像素单元的第一扫描信号,并且作为共用该扫描线、位于该扫描线上的一行像素单元的第二扫描信号,多根数据线,沿列方向延伸,与多根扫描线交叉并绝缘;以及多根发光信号线,沿行方向延伸,每根发光信号线位于相邻两根扫描线之间。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及阵列基板能提高显示面板的分辨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其阵列基板。
背景技术
近年来,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技术发展迅速,已经成为最有可能替代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的前景技术。
现有的OLED显示面板设计中,每个像素的驱动电路需要2至3个扫描信号来进行驱动,因此,对应于一个像素的空间内,通常会有2至3根扫描线以提供扫描信号。具体而言,参考图1和图2,图1示出现有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像素示意图,图2示出现有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像素驱动电路示意图。在图1中,提供第一扫描信号的第一扫描线110A、提供第二扫描信号的第二扫描线110B以及提供发光信号的发光信号线120沿X方向穿过矩形像素100的空间。在这样的像素设计中,像素100具有矩形形状,并且在Y方向上需要有供两根扫描线穿过的空间。在图1中,像素100的大小大约为31.62um*63.24um。在图2示出的像素驱动电路中,像素100需要有3个扫描信号来进行驱动,因此,对应地,像素100需要有供三根扫描线(110A、110B及110C)穿过的空间。
然而,随着显示面板分辨率要求的增加,需要减小显示面板像素的大小来应对这样的需要。现有技术中的像素及其驱动电路的设计,由于每个像素的空间内要供2至3根扫描穿过,难以进一步减小像素的大小来提升显示面板的分辨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其阵列基板,其能有效缩小设计空间,提高显示面板的分辨率。
本发明提供一种阵列基板,包括:像素阵列,包括沿行方向和列方向排列的多个像素单元;N根扫描线,沿所述行方向延伸,其中,第2根扫描线至第N-1根扫描线中的每根扫描线被相邻两行像素单元共用,N为大于2的整数,其中,被共用的扫描线向共用该扫描线的相邻两行像素单元提供扫描信号,该扫描信号作为共用该扫描线、位于该扫描线下的一行像素单元的第一扫描信号,并且作为共用该扫描线、位于该扫描线上的一行像素单元的第二扫描信号,多根数据线,沿所述列方向延伸,与所述多根扫描线交叉并绝缘;以及多根发光信号线,沿所述行方向延伸,每根所述发光信号线位于相邻两根扫描线之间。
优选地,相邻两列像素单元之间设置有一根数据线,每根数据线与一列像素单元耦合。
优选地,每个所述像素单元包括:第一端,与位于该像素单元下的扫描线耦合;第二端,与位于该像素单元上的扫描线耦合,每根被共用的扫描线在相邻两根数据线之间,与一个所述第一端和一个所述第二端耦合。
优选地,与一根被共用的扫描线耦合的两个所述第二端之间间隔有与该扫描线耦合的一个所述第一端。
优选地,与一根被共用的扫描线耦合的两个所述第二端之间间隔有与该扫描线耦合的两个所述第一端或者不间隔所述第一端。
优选地,每个所述像素单元还包括:电容、薄膜晶体管以及发光二极管。
优选地,每个所述像素单元中,所述薄膜晶体管的数量为4至6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和辉光电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和辉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4017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