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收发器模块解锁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37615.8 | 申请日: | 2016-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8914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4 |
发明(设计)人: | 许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易锐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42 | 分类号: | G02B6/42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1237 | 代理人: | 成秋丽 |
地址: | 214135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收发 模块 解锁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收发器模块解锁机构,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可插拔式光学和铜收发器模块的解锁机构。
背景技术
常规的可插拔式光学和铜收发器模块通常采用可旋转的把手或固定的拉拔式把手,锁定或解锁于电子设备上的端口。然而,通过可旋转的把手解锁收发器模块,需要在旋转把手之前拔出收发器模块前方的连接端子,操作非常不便。此外,固定的拉拔式把手在收发器模块前方会占用较大的空间,这样在设备具有高密度的端口布置下会影响机柜门的关闭,同时也会影响光缆或者电缆的走线。
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收发器模块解锁机构,可以在不拆卸连接端子的情况下,使收发器模块脱离(即解锁)于对应电子设备上的端口,同时不占用额外的前部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收发器模块解锁机构,以解决现有的收发器模块在解锁时,操作不方便以及占用较多前部空间中的一个或者多个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收发器模块解锁机构,所述收发器模块包括一外壳,所述收发器模块解锁机构包括连接臂、把手和拉环;所述连接臂设置于所述外壳的周围,所述把手枢设于所述连接臂上,所述拉环与所述连接臂可分离式连接。
优选的,在所述的收发器模块解锁机构中,所述收发器模块解锁机构还包括一自动回位装置,所述自动回位装置用以限定所述把手位于所述收发器模块的上方。
优选的,在所述的收发器模块解锁机构中,所述自动回位装置包括弹簧、腰形孔、滑槽和销结构;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连接臂连接;所述腰形孔和滑槽均设置于所述连接臂上;所述连接臂通过设置于所述腰形孔中的销轴与所述把手枢接;所述把手上设置有所述销结构;其中,所述弹簧、腰形孔的长轴以及滑槽的长度均沿解锁方向布置;
当所述把手枢转至一解锁位时,所述连接臂在所述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沿所述腰形孔的长轴方向移动,以使所述销结构卡接于所述滑槽中。
优选的,在所述的收发器模块解锁机构中,所述弹簧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弹簧沿所述连接臂的宽度方向间隔分布。
优选的,在所述的收发器模块解锁机构中,所述连接臂上还设置有一弧形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槽与所述滑槽连通;随着所述把手的枢转,所述销结构在所述导向槽中运动。
优选的,在所述的收发器模块解锁机构中,所述连接臂为一U字型结构。
优选的,在所述的收发器模块解锁机构中,所述连接臂上设置有一个或者多个开孔;所述拉环具有一个或者多个钩状结构;所述钩状结构用以勾住所述开孔实现可分离式连接。
优选的,在所述的收发器模块解锁机构中,所述拉环包括环状部分和自所述环状部分向外延伸的第一延伸臂和第二延伸臂,所述第一延伸臂和第二延伸臂的一端弯曲形成所述钩状结构。
优选的,在所述的收发器模块解锁机构中,所述拉环还包括一橡胶件,所述橡胶件包覆于所述环状部分上。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收发器模块解锁机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设置与连接臂可分离式连接的拉环,解锁收发器模块时,可直接拉动拉环使收发器模块脱离对应电子设备上的端口,这样,无需拔除收发器模块前方的连接端子,解锁更为简单,方便;此外,将所述收发器模块安装于机柜上后,通过将拉环取下,即可防止与机柜门发生干涉,因此,不占用额外的前部空间,易于实施;
2、本发明还通过采用弹簧、腰形孔、滑槽和销结构构成的自动回位装置,实现把手的自动限位功能,这样可将所述把手自动归位到所述收发器模块的上方,由此使得可旋转的把手具有保持位置的功能,进而,在锁定之前或者在解锁后,需要插接连接端子时,所述把手可以保持在合适的位置,从而不会影响连接端子的正常插接,同时简化了安装和拆卸过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收发器模块解锁机构于解锁收发器模块的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收发器模块解锁机构于锁定收发器模块的组装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收发器模块解锁机构于解锁收发器模块的组装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收发器模块解锁机构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连接臂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拉环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把手的示意图;
图8是图4所示的收发器模块解锁机构于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易锐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易锐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3761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