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用天窗的排水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36957.8 | 申请日: | 2016-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744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20 |
发明(设计)人: | 周宝玉;郑良鍫;黄位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地坤汽车天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J7/00 | 分类号: | B60J7/00;C09D133/04;C09D7/12 |
代理公司: | 合肥鼎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2 | 代理人: | 叶丹 |
地址: | 230088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天窗 排水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用天窗领域,尤其是一种车用天窗的排水机构。
背景技术
汽车天窗被广泛的应用在汽车技术领域,汽车天窗能迅速除却车 内雾气,快速降温节约能源,改善车内环境,给人们带来健康舒适的 享受。同时汽车车窗也可以开阔视野,也常用于移动摄影摄像的拍摄 需求。
现有的天窗在天窗排水机构上的设计有许多问题,如被雨水侵 蚀、堵塞等,因此现在天窗市场上迫切需要一种新型的用于汽车天窗 排水机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车用天窗的排水机构。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车用天窗的排水机构,车用天窗包括天窗构架和位于天窗构 架内的天窗玻璃,所述排水机构包括沿着天窗构架开设的输水凹槽, 所述排水机构还包括天窗构架上开有与输水凹槽相通的出水口,所述 天窗构架内部沿着输水凹槽方向还设有若干个用于穿设传动软轴和 导线的孔;所述天窗构架上靠近于输水凹槽位沿着输水凹槽设置有护 体,上述的孔开设在护体内,其特征在于:
所述出水口连接有输水管,所述输水管一端与出水口连接,所述 输水管另一端与车辆水箱入水口连接。
所述排水机构涂覆有防水涂料,所述防水涂料包括疏水剂5-10 份、无机颜料3-5份、分散剂5-6份、成膜剂3-4份、增稠剂12-15 份、纯丙乳液5-8份,所述疏水剂为疏水组合物,所述疏水组合物按 重量份组分为:
无机氧化物颗粒5-10份,有机硅烷10-15份、甲基纤维素1-3份、 乙醇20-30份;
所述无机氧化物颗粒由微米级颗粒和纳米级颗粒组成;所述微米 级颗粒与纳米级颗粒的质量比为8:1,所述微米级颗粒的平均粒径为 1μm-20μm,所述纳米级颗粒的平均粒径为50nm-200nm。
进一步地,所述出水口设置有流量传感器,所述流量传感器连接 有警报装置,所述警报装置设置于车辆驾驶舱内。
进一步地,所述出水口设置于于天窗构架边沿。
进一步地,天窗构架材质为碳纤维材料。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将出水口与导管连接,可以将天窗收集到的水直接通过输 水管传输到车辆水箱中,实现收集雨水的再利用。
2.通过涂覆的防水涂料,可以有效的解决防水问题,防止天窗在 雨水的长时间浸泡以及冲刷下产生腐蚀以及变形的问题,同时也可在 对天窗构架实现外层保护,大大提升天窗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图2是图1中A位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为天窗玻璃,2为天窗构架,21为护体,3为输水凹槽, 4为出水口,5为排水管,61为导线孔,62为软轴孔,7为导线,8 为传动软轴。
具体实施方式
请同时参阅图1与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车用天窗设置于车辆的顶部。它包括天窗玻璃1和 天窗构架2,天窗玻璃1装于天窗构架2内,在天窗构架2内还设有 对天窗进行开合控制的天窗控制机构等零部件。
如图2所示,本车用天窗的排水机构就设置于天窗构架2上,本 排水机构包括沿着天窗构架2上部开设的输水凹槽3,在输水凹槽3 位还开设的出水口4,出水口4与输水凹槽3相通,出水口4设置于 天窗构架2的四个角部。
天窗构架2的内部沿着输水凹槽3方向设有穿设传动软轴8和导 线7的孔。孔为四个,分别是穿设导线7的两个导线孔61和穿设传 动软轴8的两个软轴孔62。本实施例中,在天窗构架2上设有护体 21,护体21靠近于输水凹槽3并且它沿着输水凹槽3设置,上述的 导线孔61和软轴孔62就开设在护体21内。
制备防水涂料:
实施例1:
排水机构涂覆有防水涂料,所述防水涂料包括疏水剂5份、无机 颜料3份、分散剂5份、成膜剂3份、增稠剂12份、纯丙乳液5份, 所述疏水剂为疏水组合物,所述疏水组合物按重量份组分为:
无机氧化物颗粒5份,有机硅烷10份、甲基纤维素1份、乙醇 20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地坤汽车天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地坤汽车天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3695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