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组合式反射镜光栅外差干涉的滚转角测量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36719.7 | 申请日: | 2016-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749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汤善治;李明;韩庆夫;张伟伟;盛伟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B11/26 | 分类号: | G01B11/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38 | 代理人: | 姜怡;阚梓瑄 |
地址: | 100049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式 反射 光栅 外差 干涉 转角 测量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激光精密测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组合式反射镜光栅 外差干涉的滚转角测量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精密导轨运动副是现代精密工程的关键共性运动部件,广泛应用于同 步辐射、数控机床、航天军工等高科技术领域。所有导轨运动副都存在3 个自由度的转角误差即俯仰角、偏摆角和滚转角。滚转角测量是误差补偿、 精度改善的前提和基础,也是精密基准计量和几何量测量的关键技术之 一。相对于前两者,现有滚转角测量方法或仪器难以满足高精度的测量需 求,如同步辐射面形检测中导轨滚转角要求2″范围内精度好于0.2″, 主要是因为滚转的角位移垂直于导轨运动方向,造成双频激光干涉仪/自 准直仪等高精度成熟测角仪无法直接用于滚转角测量。
目前,针对滚转角测量难题,主要研究探索集中在如下几方面:
第一,激光干涉法。R.R.Baldwin的美国专利US3790284提出了一 种双渥拉斯顿棱镜的干涉方法,但反射镜和双渥拉斯顿棱镜的装调对齐要 求高且成本较高,所以限制了其应用推广;W.Hou的美国专利US 2010/0141957和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1650166A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 种滚转角干涉测量系统,利用楔形棱镜代替渥拉斯顿棱镜作为传感元件随 待测对象一起运动,这降低了成本但却增加了相位计使系统结构复杂了, 且仍严格要求光斑与楔形棱镜中心对称,这在滚转中心非恒定的测量场合 难以应用;R.J.Chaney的美国专利US5056921也提出一种多光束的平面 镜干涉仪法,由于平面镜贯穿整个线性运动的行程,所以较长且高精度的 平面反射镜是技术实现的瓶颈。
第二,自准直与PSD结合的方法。WeiGao等人的“Measurementand controlofrollingofaprecisionmovingtable”(ProceedingsoftheIEEE 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intelligentprocessingsystems,1997,28-31:70-74) 提出一种基于激光自准直和PSD结合的方法,利用两个差动式PSD探测 器,实现滚转角测量,该方法对平面反射镜的表面质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且其易受温度、应力变形等因素的影响,从而降低了测量可靠性;匡萃方 等的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1846506A《基于共路平行光线的滚转角测量 方法》基于激光自准直原理采用对称光路提高灵敏度,通过测量反射后的 光斑位置信息,获得滚转角测量值,共光路结构虽然提高了抗干扰性,但 该方法结构相对复杂,增加调节难度,且易受直线度影响。
第三,基于偏振特性的光强法。章恩耀等人的中国专利公开号为 CN1396435A《基于正交双偏振光的滚转角光电检测方法及装置》揭示了 采用相位差为180°的两列方法,分别调制光路中的两个半导体激光器产 生两束分时交替的正交偏振光,经检偏器后产生光强差值,从而得到滚转 角的值;匡萃方等的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687701A《一种滚转角测量方 法与装置》公开了以1/4波片为传感元件,由渥拉斯顿棱镜分光,通过多 象限探测器探测两光强差即电压差而实现滚转角测量的方法;史恩秀等人 的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1354243A《导轨滚转角的非接触激光检测方 法》公开了以1/2波片为传感元件,通过偏振分光棱镜对线偏振光进行分 光,探测两束的光强差的滚转角测量方法;冯其波等人的中国专利公开号 为CN101339012A《一种基于光栅的滚转角测量方法与装置》揭示了一种 将一维平面透射光栅作为传感元件进行分光,通过探测两光斑位置变化获 得滚转角测量值。它对反射镜精度要求较高,且为非线性响应需标定;匡 萃方等人的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3162645A《一种基于椭偏度测量的滚 转角误差测量方法》公开了以1/2波片为传感元件,利用线偏振光经1/4 波片变为椭圆偏振光,通过光电探测器探测光强最大和最小值进行初始椭 偏度计算得到实时滚转角信息。测量时检偏器的旋转寻找最大和最小光强 值将影响效率和精度。该方法基于光强,易受环境、光源等因素影响,通 常其分辨率受到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3671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