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花生抗病抗旱高产套餐肥及施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36542.0 | 申请日: | 2016-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773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20 |
发明(设计)人: | 张玉勋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玉勋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A01C21/00;A01G13/00;A01N65/12;A01P3/00;A01N63/04;A01N33/12;A01P21/00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朱彩霞 |
地址: | 250013 山东省济南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花生 抗病 抗旱 高产 套餐 施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花生抗病抗旱高产套餐肥及施肥方法。
背景技术
花生是我国中药粮油作物,经济作物和食用作物,我国花生生产水平高,种 植效益好,发展潜力大。花生施肥是花生增产的重要部分,不仅考虑花生产量的 提高,还要考虑施肥的经济效益。但是在实际生产中,农民一直习惯凭经验施肥, 缺乏科学性,致使氮、磷、钾等营养元素失衡,为了更好发展花生产业,提高花 生产量,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套餐施肥是轻简化栽培的一个重要方向,可以提高 劳动生产率和肥料利用率、降低施肥成本,对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花生白绢病是花生根、荚果及茎基部受害后,初呈褐色软腐状,地上部根茎 处有白色绢状菌丝(故称白绢病),常常在近地面的茎基部和其附近的土壤表面先 形成白色绢丝,病部渐变为暗褐色而有光泽。花生白绢病对花生的危害是较大的, 一般病株产量损失达30%以上,病级高的植株基本绝产。花生白绢病能随土壤、 流水、种子传播,一旦侵入,病菌便连年积累,以后很难防治和根除,尤其在7~ 8月份的高温多雨季节,极易造成暴发流行成灾,采取单一的防治措施往往不能 控制其危害。
且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改变,干旱越来越多的影响到花生生产,花生抗 旱增收显得十分有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要解决传统施肥方法的不足,建立一种提高花生产量和品质的 套餐肥及施肥方法。本发明花生抗病抗旱高产套餐肥及施肥方法,能够保障花生 全生育期对养分的有效吸收和利用,且能提高花生的抗旱性,还能有效防治花生 白绢病,集花生高产、抗旱、防治白绢病于一体,效果显著。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花生抗病抗旱高产套餐肥,包括抗花生白 绢病的组分及抗旱组分;
所述抗花生白绢病的组分包括:稻壳提取物10-30重量份、麦麸提取物10-30 重量份、复合氨基酸30-60重量份、木霉菌20-40重量份、壳寡糖10-30重量份;
上述原料均为市售成品,所述复合氨基酸中谷氨酸、聚赖氨酸、苯丙氨酸、 天冬氨酸质量比为3:2:1:1;
所述抗旱组分包括:复合氨基酸7-13重量份、活性酶2-6重量份、黄腐酸 3-7重量份、褐藻胶寡糖5-10重量份、甜菜碱1-3重量份;
上述原料均为市售成品,其中复合氨基酸中脯氨酸含量为10%-70%。
优选地,所述抗花生白绢病的组分还包括苦瓜提取物10-30份、箬叶提取物 10-30份。
本发明所述稻壳提取物、麦麸提取物、苦瓜提取物、箬叶提取物的提取方法 如下:将原料洗净后置于60℃干燥箱中烘干后粉碎过80目筛,按照料液比1:30 加入95%乙醇浸泡24小时,之后恒温70℃回流提取6-10小时,趁热减压过滤, 重复提取3次,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备用。
所述抗花生白绢病的组分作为基肥组分施用,用量为80-150kg/hm2。
所述抗旱组分作为叶面肥组分施用,用量为130-150g/hm2。
本发明花生抗病抗旱高产套餐肥,其中基肥还包括常规大量元素肥、中微量 元素肥:
(I)复混肥料:氮磷钾复合肥(N12P24K9)500-600kg/hm2,总养分≥45%; 本发明复合肥中磷肥为农用聚磷酸铵,该聚磷酸铵养分含量高,不易与土壤溶液 中的钙、镁、铁、铝等离子反应而使磷酸根失效。聚磷酸铵还具有螯合金属离子 的作用,提高锌、锰等微量元素的活性。
(II)中微量元素肥:硫酸镁120-150kg/hm2、钼酸铵5-10kg/hm2、硼砂 7.5-15kg/hm2、硫酸锌10-15kg/hm2、硫酸亚铁25-30kg/hm2、硫酸锰15-30kg /hm2、硫酸铜10-15kg/hm2、利倍优肥料捕捉剂20-30kg/hm2;
利倍优肥料捕捉剂为市售成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玉勋,未经张玉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3654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