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铜材挤压成型弯曲率控制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36340.6 | 申请日: | 2016-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654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马国红;程金春;周东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鑫旭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C23/21 | 分类号: | B21C23/21;B21C3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1100 安徽省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挤压 成型 弯曲 控制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铜材连续挤压成型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铜材挤压成型弯曲率控制机构。
背景技术
铜材连续挤压成型技术是挤压成型技术中的一种,为一种主要以连续挤压技术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连续挤压复合、连续铸挤技术,是大长度光亮的无氧铜管、大长度光亮的无氧铜棒、大长度光亮的无氧铜型材、大长度光亮的无氧铜线的新型加工技术。铜材连续挤压成型技术的作业过程主要包括:首相将铜材上引连铸机利用电解铜连续熔铸生产不同规格的长度光亮的无氧铜杆开卷矫直,然后送入挤压成型机头中通过挤压加工成特定规格和形状的大长度光亮的无氧铜型材,然后通过卷绕设备卷绕成卷打包摆放;或者通过铜材挤压成型同步切断装置将挤压成型后的无氧铜型材切割成标准长度的杆材,然后成捆地打包装运储藏。
现有技术中的大长度光亮的无氧铜扁型材对于侧面弯曲率控制要求较高,通常每6米长的一根大长度光亮的无氧铜扁型材,其两端的侧面弯曲偏差不得大于1.2厘米,上述侧面弯曲率的控制要求给挤压成型作业造成了较大的难度,使无氧铜扁型材在挤压成型加工过程中总是会出现部分侧面弯曲率达不到控制要求的产品;为此,有必要基于大长度光亮的无氧铜扁型材挤压成型过程中产生侧面弯曲的主要影响因素,提出有效地完善技术方案,以降低无氧铜扁型材挤压成型的侧面弯曲不合格率。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铜材挤压成型弯曲率控制机构,基于大长度光亮的无氧铜扁型材挤压成型过程中产生侧面弯曲的主要影响因素,降低无氧铜扁型材挤压成型的侧面弯曲不合格率。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铜材挤压成型弯曲率控制机构,包括用于对无氧铜扁型材进行挤压成型作业的挤压成型机头,所述挤压成型机头设置有挤压成型模具,所述挤压成型模具中设置有挤压成型通道,所述挤压成型通道的一端为成型送料端,所述挤压成型通道的另一端为挤出成型端,无氧铜扁型材由所述成型送料端进入所述挤压成型通道,由所述挤出成型端输出;
所述挤压成型通道的所述成型送料端设置有竖直扶正轮组和水平送入轮组,所述竖直扶正轮组包括竖直扶正左轮和竖直扶正右轮,所述竖直扶正左轮和所述竖直扶正右轮均轴向竖直设置且高度相同,所述竖直扶正左轮和所述竖直扶正右轮的间距与无氧铜扁型材的厚度相同,所述水平送入轮组包括水平送入上轮和水平送入下轮,所述水平送入上轮和所述水平送入下轮均轴向水平设置且所述水平送入上轮位于所述水平送入下轮的正上方,所述水平送入上轮和所述水平送入下轮的间距与无氧铜扁型材的宽度相同。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竖直扶正轮座,所述竖直扶正轮座上设置有固定安装轴和活动调节轴,所述固定安装轴和所述活动调节轴均水平设置且相互平行,所述固定安装轴的滚面结构光滑,所述活动调节轴的滚面上设置有螺纹;还包括左侧调节轮座和右侧调节轮座,所述左侧调节轮座和所述右侧调节轮座上均设置有分别供所述固定安装轴和所述活动调节轴穿过的通孔和螺孔,所述竖直扶正左轮和所述竖直扶正右轮的转轴分别固定设置于所述左侧调节轮座和所述右侧调节轮座上,所述活动调节轴滚面上的螺纹分为两段,一段为配合所述左侧调节轮座的左侧调节螺纹,另一段为配合所述右侧调节轮座的右侧调节螺纹,所述左侧调节螺纹和所述右侧调节螺纹的螺线方向相反。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水平送入轮座,所述水平送入轮座竖直设置于所述竖直扶正轮座上,且所述水平送入上轮和所述水平送入下轮的转轴分别设置于所述水平送入轮座的上端和下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铜材挤压成型弯曲率控制机构,基于大长度光亮的无氧铜扁型材挤压成型过程中产生侧面弯曲的主要影响因素,通过设置竖直扶正轮组和水平送入轮组使无氧铜扁型材在所述成型送料端不会产生偏转拉力,从而有利于所述挤出成型端输出的无氧铜扁型材的成型,降低了无氧铜扁型材挤压成型的侧面弯曲不合格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铜材挤压成型弯曲率控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2,图1至图2是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鑫旭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鑫旭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3634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嵌入式系统
- 下一篇:一种双屏幕平板式显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