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盲埋孔互连导通结构及其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36263.4 | 申请日: | 2016-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363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马洪伟;唐高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普诺威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1/11 | 分类号: | H05K1/11;H05K3/42 |
代理公司: | 昆山四方专利事务所 32212 | 代理人: | 盛建德;张文婷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盲埋孔 互连 结构 及其 加工 方法 | ||
1.一种盲埋孔互连导通结构,包括内层芯板(1)和位于 该内层芯板两外侧的两个侧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芯 板上设有中心埋孔(3),该中心埋孔的孔壁设有中心孔内金属 导通层(4),该中心埋孔的孔内填充有不导电材料(5),该中 心埋孔的两个孔端口以及对应的不导电材料外分别设有层间 金属导通层(6),该层间金属导通层与所述中心孔内金属导通 层连通;每个所述侧板对应所述中心埋孔位置处设有一盲孔 (7),该盲孔的孔壁设有盲孔内金属导通层(8)与相近的所 述层间金属导通层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盲埋孔互连导通结构,其特征 在于:所述不导电材料为环氧树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盲埋孔互连导通结构,其特征 在于:所述中心埋孔为机械埋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盲埋孔互连导通结构,其特征 在于:所述盲孔为镭射盲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盲埋孔互连导通结构,其特征 在于:所述内层芯板为单层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盲埋孔互连导通结构,其特征 在于:所述内层芯板为多层板。
7.一种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盲埋孔互连导 通结构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①在内层芯板上钻通孔,并对该通孔内壁进行孔内金属化 处理,以在该通孔孔壁上形成中心孔内金属导通层,然后在该 通孔内填充不导电材料堵塞该通孔,形成中心埋孔;
②在所述中心埋孔的两孔端口以及所述不导电材料外进 行金属化处理,该中心通孔的两孔端口外分别形成层间金属导 通层,该层间金属导通层与所述中心孔内金属导通层连通;
③将两侧板和内层芯板粘接后压合形成一体的多层板结 构;
④在所述多层板结构的两侧板上对应所述中心埋孔位置 处分别设置盲孔,然后将该盲孔内壁进行金属化处理,以在该 盲孔内壁形成盲孔内金属导通层,该盲孔内金属导通层与所述 层间金属导通层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盲埋孔互连导通结构,其特征 在于:所述内层芯板上的通孔通过机械钻孔形成,所述侧边上 的盲孔通过镭射钻孔形成。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盲埋孔互连导通结构,其特征 在于:所述不导电材料为环氧树脂材料。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盲埋孔互连导通结构,其特征 在于:所述内层芯板为单层板或多层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普诺威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普诺威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3626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PCB单面板的通孔自动加工装置
- 下一篇:柔性电路板及移动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