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脱蜡铸造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34941.3 | 申请日: | 2016-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626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洪保平;张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镇江新航精密铸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9/04 | 分类号: | B22C9/04;B22C9/14;B22D29/02;B22D4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铸造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铸造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脱蜡铸造系统,用 于铸造高精密度的部件。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对产品的技术质量要求越来越苛刻,尤其 用于航空的部件,因其需要实用不同的气候条件,因此对产品的外观 和内部性能要求极高,现有技术中在加工这类部件时,例如雷达与底 座的连接杆等,通常采用锻造方式,其不足之处在于效率较低,而且 外观质量较差,一致性差,导致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影响雷达的信息收 集准确度。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脱蜡铸造系统,通过利用 型膜与砂箱相结合的方式,并在线进行实时除尘,以达到提升产品质 量的目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脱蜡铸造系统,包括承载板,所述承载板的底部有振实台, 在所述承载板上装有型模,所述型膜的上方连接有加热器;所述振实 台连接有砂箱,所述砂箱通过管道与稳压罐相接,所述稳压罐连接有 真空泵。
进一步地,在所述稳压罐与所述砂箱之间设有落尘罐,所述砂箱 通过管道与所述落尘罐相接,所述落尘罐通过管道与所述稳压罐相 接。
更进一步地,还包括有分配器,所述分配器位于所述落尘罐与所 述砂箱之间,所述砂箱通过管道与所述分配器相接,所述分配器通过 管道与所述落尘罐相接。
作为优选,所述砂箱固定于所述承载板与所述振实台之间。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改变了现有技术中的加工方式,采用 脱模铸造系统,其能够在保证外观质量的前提下,大幅度提升内部质 量的一致性,更重要的是,该系统生产效率高,稳定性强,能够满足 对精密铸件的加工需求,具有非常好的市场前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 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 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 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 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脱蜡铸造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数字和字母所表示的相应部件名称:
1、承载板;2、振实台;3、型膜;4、砂箱;5、加热器;6、真 空泵;7、落尘罐;8、稳压罐;9、分配器;10、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 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 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 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一种脱蜡铸造系统,包括承载板1,在所述承载板1的底部设有 振实台2,在所述承载板1上装有型模3,所述型模3的上方连接有 加热器5;所述振实台2连接有砂箱4,所述砂箱4固定于所述承载 板1与所述振实台2之间,并与所述型模3相连接,所述砂箱4通过 管道10与落尘罐7相接,所述落尘罐7通过管道10与稳压罐8相接, 所述稳压罐8连接有真空泵6。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利用所述型模3和所述砂箱4的配合,能够 形成成型空间,使液体汇聚在所述型模3内形成产品,通过利用所述 加热器5的进一步加热,能够使各部位受热一致,增强产品的一致性。
为了能够对砂箱4内的干砂及时进行净化处理,同时控制所述型 模3和所述砂箱4内的压力,通过利用所述落尘罐7能够将杂质沉淀 至所述落尘罐7内,利用稳压罐8能够使所述砂箱4和所述型模3保 持一定的压力,同时利用所述真空泵6能够实现对其进行增压或者减 压处理。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过程对其进行详细的描述,在所述砂箱4内放 置一定量的干砂,受到负压的影响,所述干砂能够粘附在所述型模3 的表层,此时通过利用加热器5能够进行加热处理,保持干燥度的一 致性,将金属熔液注入至所述型模3内,通过一定时间的冷却及通过 稳压泵的作用,能够使其在短时间内冷却成型,利用真空泵6进行加 压处理,能够对所述型模3和所述砂箱4内进行增压作业,此时粘附 在所述产品表面的干砂自动脱落,产品经过振实台2的振动,能够对 其表面进行进一步清理,形成所需产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镇江新航精密铸造有限公司,未经镇江新航精密铸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3494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扁形射砂头
- 下一篇:一种反击破高铬板锤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