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面向需求响应的家电响应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34889.1 | 申请日: | 2016-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796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9 |
发明(设计)人: | 饶少黎 | 申请(专利权)人: | 朗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5/02 | 分类号: | G05B15/02;G05B19/4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131 江苏省无锡市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面向 需求 响应 家电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应用领域,尤其是关于一种面向需求响应的家电响应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当今社会电力需求迅猛增长,能源危机和供需矛盾日益严峻,我国大部分地区出现区域性、季节性、时段性、结构性的缺电和峰谷差扩大现象,现有的主要解决方式有两种,有序用电和需求响应。
其中有序用电为当前使用的主要解决手段,是指通过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等手段,加强用电管理,改变用户用电方式,采取错峰、避峰、轮休、让电、负控限电等一系列措施,避免无计划拉闸限电,规范用电秩序,将季节性、时段性电力供需矛盾给社会和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降至最低程度,但其强制性的执行方式并未考虑用户的实际需求和状况,欠缺合理性和有效性。
需求响应(Demand Response,简称DR)即电力需求响应的简称,是指当电力批发市场价格升高或系统可靠性受威胁时,电力用户接收到供电方发出的诱导性减少负荷的直接补偿通知或者电力价格上升信号后,改变其固有的习惯用电模式,达到减少或者推移某时段的用电负荷而响应电力供应,从而保障电网稳定,并抑制电价上升的短期行为。由于工商业领域耗电量大,运行负荷高,对于需求响应有较高的响应灵敏度,需求响应目前主要应用在工商业领域,但这种方式影响了企业正常的生产生活,对社会带来一定程度的经济损失。
家电设备作为日常生活用品,具备巨大的优化应用和节能空间,家电需求响应由于基数大,在控制影响范围的同时能够聚集大规模的电量和负荷予以响应,起到削峰填谷的作用,如何将需求响应合理的应用到家电设备领域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提供一种面向需求响应的家电响应系统及方法,通过应用通信技术和物联网技术,获取需求响应信息,并对其进行分析,制定对应的响应策略,形成家电设备控制信号,并通过智能网关传输控制信号到智能家电设备,实现对家电设备运行状态的控制,确保家电设备按照事先制定的响应策略执行需求响应动作,从而合理的配备电力资源,即不影响用户的正常生活需求,还可起到削峰填谷作用,促进电力系统负荷曲线平滑。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面向需求响应的家电响应系统包括需求响应信息收发平台,连接至少一控制服务器,所述控制服务器连接于智能网关,所述智能网关连接于至少一智能家电设备,其中,所述控制服务器接收来自所述需求响应信息收发平台的需求响应信息,形成控制信号,并发送给所述智能网关,所述智能 网关接收所述控制信号,并传输所述控制信号至所述智能家电设备,所述智能家电设备接收并执行所述控制信号,同时返回状态信息至所述控制服务器,所述控制服务器接收所述状态信息,并返回响应结果至所述需求响应信息收发平台。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面向需求响应的家电响应系统更包含需求响应控制中心,所述需求响应信息收发平台连接于所述需求响应控制中心,自动接收来自所述需求响应控制中心的需求响应信息,并发送所述响应结果至所述需求响应控制中心。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需求响应信息收发平台与所述需求响应控制中心通过有线或者无线传输方式进行连接。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智能网关与所述智能家电设备通过有线或无线传输方式进行连接。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服务器包括响应策略设定模块,控制信号发射模块和响应反馈模块,所述响应策略设定模块根据接收的所述需求响应信息基于预先设定的控制算法制定响应策略,所述控制信号发射模块基于所述响应策略发送控制信号到所述智能网关,所述响应反馈模块接收来自各所述智能家电设备的状态信息,生成响应结果,并返回响应结果至所述需求响应信息收发平台。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智能家电设备包含智能开关和家电设备,所述智能网关连接于所述智能开关,所述家电设备连接于所述智能开关,所述智能开关控制所述家电设备的启停和工作模式。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智能开关包含感应元件,所述感应元件将所述家电设备的所述状态信息经由所述智能网关返回至所述控制服务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朗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朗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3488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