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自复位功能的抗震钢柱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34076.2 | 申请日: | 2016-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0424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1 |
发明(设计)人: | 朱军强;吴守坤;黄铭其;李明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C3/32 | 分类号: | E04C3/32;E04B1/98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段俊涛 |
地址: | 710055***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复位 功能 抗震 | ||
本发明是一种具有自复位功能的抗震钢柱,主要由上钢板,下钢板,多个C形开口圆柱壳组成,其中上下钢板均为矩形形式,大小相同,C形开口圆柱壳均匀分布于矩形板上,且开口方向一致,C形开口圆柱壳与上下钢板通过螺栓连接固定;C形开口圆柱壳采用高强优质碳素结构钢制成,其轴向承载力高,并具有很好的“卷尺效应”,屈曲后具有很好的自复位能力,当发生地震时,可有效的发挥其大变形性能,减少地震能量向上部结构的传递,保证了上部结构不会损坏;本发明一种具有自复位功能的抗震钢柱具有承载力高,自复位能力强,抗疲劳性能好,抗震能力强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自复位功能的抗震钢柱。
背景技术
目前,抗震设计逐步由抗倒塌设计向可恢复功能设计转变,研发新型的可恢复功能结构是未来抗震设计的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传统的“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结点弱构件”抗震设计理念强调结构的延性和足够的承载力,可做到“大震不倒”,但往往会对结构造成较大的损伤,震后结构无法修复。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自复位功能的抗震钢柱,能够在强震后快速恢复其正常使用功能,从而实现“大震可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具有自复位功能的抗震钢柱,包括上钢板1、下钢板3和多个C形开口圆柱壳2,其中各C形开口圆柱壳2连接在上钢板1和下钢板3之间,开口方向一致,均匀排列。
所述上钢板1和下钢板3的大小、形状均一致,为矩形形式,各C形开口圆柱壳2的开口均朝向矩形的其中一个短边。
所述C形开口圆柱壳2采用高强优质碳素结构钢制成。
所述C形开口圆柱壳2是截面为C形的钢材,其截面的弧度曲率半径R与钢材厚度t之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由试验根据材性测出),这种薄壳结构在屈曲荷载作用下发生大变形折叠后,不发生材料屈服,而仅发生弹性变形;在屈服荷载卸载后,结构能恢复原状的变形性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C形开口圆柱壳采用高强优质碳素结构钢制成,具有自重轻,承载力高的特点,能够承担上部建筑物的重量。
2.C形开口圆柱壳采用高强优质碳素结构钢制成,由于“卷尺效应”,这种C形开口圆柱壳还具有很好的变形能力和自复位能力。和设置在结构中的耗能器、阻尼器配合,可形成结构有效耗能隔震层,能有效的发挥耗能层耗能减震的作用,以减少地震能量向上部结构的传递,保证了上部结构不会损坏。
3.在大震作用后,在设有自复位功能的抗震钢柱的耗能隔震层,可通过千斤顶等设备,利用C形开口圆柱壳的“卷尺效应”实现本层间结构的复位。
4.本发明的抗震钢柱构造简单,加工制作方便,可在短时间内完成大规模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具有自复位功能的抗震钢柱,包括上钢板1、下钢板3以及连接在上下钢板之间的C形开口圆柱壳2,其中,上钢板1上有上钢板螺栓孔6,下钢板3上有下钢板螺栓孔7,C形开口圆柱壳2的两端有拼接板4,通过高强螺栓5、上钢板螺栓孔6、下钢板螺栓孔7和拼接板4实现连接C形开口圆柱壳2与上钢板1、下钢板3之间的连接。
上钢板1、下钢板3均的大小、形状均一致,为矩形形式,C形开口圆柱壳2有多个多个,均匀排列,开口方向一致,均朝向矩形的其中一个短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未经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3407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缝纫性好墙布面料
- 下一篇:用于石材幕墙的干挂结构及其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