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茄子高产量的种植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610133881.3 | 申请日: | 2016-03-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240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06 |
| 发明(设计)人: | 夏建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仓市东泾农场专业合作社 |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A01G1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瑞思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1 | 代理人: | 张建生 |
| 地址: | 2154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茄子 产量 种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茄子高产量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茄(学名:Solanummelongena)常称茄子,吴越人沿用宋代叫法称为落苏,广东人称为矮瓜,是茄科茄属一年生草本植物,热带为多年生。其结出的果实可食用,颜色多为紫色或紫黑色,也有淡绿色或白色品种,形状上也有圆形,椭圆,梨形等各种。茄子是一种典型的蔬菜,根据品种的不同,食用方法多样。
茄子最早产于印度,公元4-5世纪传入中国,南北朝栽培的茄子为圆形,与野生形状相似;元代则培养出长形茄子;到清朝末年,这种长茄被引入日本。现在主要在北半球种植较多。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茄子高产量的种植方法,能够防止苗期猝倒病厦立枯病且增产35%。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茄子高产量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选择土壤肥沃的种植地,土壤酸碱度适中,土层深厚且疏送,将猪粪或者牛粪混合草木灰作为底料;(2)在种植地开穴,每穴深8cm,每穴间隔50cm,穴内放入种子,浇水,;(3)待种子发芽成苗后,进行第一次间苗,选择有3-4片真叶的瓜苗,拔除其余劣质瓜苗,浇水;(4)经过1周后进行第二次间苗,留下茎叶健壮,真叶颜色光亮且有5-6片真叶的瓜苗,拔除其余劣质瓜苗,每穴留2株,进行第一次施肥,每隔5天浇一次水;(5)在距离根部5cm处,插入的木条,将茄树与木条捆绑在一起,不宜太紧;(6)待茄树开花,进行第二次施肥;(7)果实成熟采摘即可。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步骤(2)中,每穴3-5粒,每三天浇一次水。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步骤(4)和步骤(6)中的肥料,主要以人粪便为主。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步骤(2)适于每年五月份种植,成熟期为3个月左右。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防止苗期猝倒病厦立枯病且增产3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一种茄子高产量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选择土壤肥沃的种植地,土壤酸碱度适中,土层深厚且疏送,将猪粪或者牛粪混合草木灰作为底料;(2)在种植地开穴,每穴深8cm,每穴间隔50cm,穴内放入种子,浇水,;(3)待种子发芽成苗后,进行第一次间苗,选择有3-4片真叶的瓜苗,拔除其余劣质瓜苗,浇水;(4)经过1周后进行第二次间苗,留下茎叶健壮,真叶颜色光亮且有5-6片真叶的瓜苗,拔除其余劣质瓜苗,每穴留2株,进行第一次施肥,每隔5天浇一次水;(5)在距离根部5cm处,插入的木条,将茄树与木条捆绑在一起,不宜太紧;(6)待茄树开花,进行第二次施肥;(7)果实成熟采摘即可。;
区别于现有技术。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步骤(2)中,每穴3-5粒,每三天浇一次水。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步骤(4)和步骤(6)中的肥料,主要以人粪便为主。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步骤(2)适于每年五月份种植,成熟期为3个月左右。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仓市东泾农场专业合作社,未经太仓市东泾农场专业合作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3388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