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数据中心资源智能弹性调度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33417.4 | 申请日: | 2016-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7745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1 |
发明(设计)人: | 刘鹏;叶磊;孙红涛;陈宏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天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4 | 分类号: | H04L12/24;H04L12/26;H04L29/08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翁惠瑜 |
地址: | 200131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据中心 资源 智能 弹性 调度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数据中心资源智能弹性调度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运维监控模块、数据分析模块、弹性调度模块和策略维护模块,其中:运维监控模块用于采集性能和日志数据,并根据应用程序的类别和运行情况,产生对应的告警事件;数据分析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告警事件,依据预先设定的弹性调度策略判断是否需要进行弹性扩缩,若是,则向弹性调度模块发出第一弹性扩缩指令;弹性调度模块用于响应所述第一弹性扩缩指令,判断数据中心资源池是否满足弹性扩缩要求,若是,则向所述数据中心资源池发出第二弹性扩缩指令,并记录所述数据中心资源池的弹性扩缩事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够根据业务的需求进行弹性的扩容和缩容,提高了数据中心的稳健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资源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数据中心资源智能弹性调度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快速发展,数据中心对各项资源进行了整合,同时各种业务对数据中心资源的需求也变得越来越高。数据中心准确地响应业务资源需求,对于业务的正常运行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我们生活中使用的一些app应用和web应用,其背后所需要的基础架构资源都是由数据中心提供和支撑。由于业务扩展需要,会经常性的推出热点活动,导致应用会面临高并发、突发流量或高流量等情况,如果使用传统的数据中心中资源的调度方式基本不可行。在高并发、突发流量或高流量的情况时,数据中心无法准确地响应业务资源需求,造成业务的不稳定运行。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业内通用的做法是以支持该业务的集群服务器的内存和CPU的状态为依据,来判断业务的运行状况,进而对业务所需资源进行人工分配。系统架构图如图1所示,当用户大量访问引发峰值流量情况时,为了保证业务的正常运行,数据中心会根据监控信息,获取集群的内存和CPU使用情况,手工地对数据中心资源进行调度或提前部署来分配资源。这样可以保证部署在数据中心的业务不会因为访问量过大而导致系统崩溃、宕机等状况。虽然我们可以通过监控集群中CPU和内存的使用率来进行资源调度,保证业务的稳健性,但在多数情况下,无法预测业务的运行情况和对资源需求的响应,造成系统资源不能进行及时地扩缩,导致数据中心的业务运行出现故障。
在以下情况下会导致数据中心的业务运行出现故障:1)突发业务流量高峰,监控系统不能及时产生预警,对业务系统的需求资源进行分配;2)影响业务正常运行的因素很多,各种因素导致的各项资源短缺都会影响业务的稳定性,导致上线业务不能正常运行。在发生以上问题时,数据中心只能做被动故障处理,为过载的业务进行分配相应资源。严重时,导致业务系统宕机,需要重新启动,这对于核心系统来说是不可接受的。
现有技术存在如下缺点:
1)数据中心中资源存在多样性,在对业务的运行状况分析时,考虑因素不足,不能准确定位资源需求。数据中心中业务的任意资源短缺,都会影响其业务的稳健性,使各系统业务不能稳定运行;
2)系统的弹性能力不足,系统不具备平行扩展能力来应对突发的业务高峰,造成业务故障。
数据中心的资源调度故障将影响整个系统或业务的运行状况,因此,需要研发一种更为有效的数据中心调度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数据中心资源智能弹性调度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数据中心资源智能弹性调度系统,包括运维监控模块、数据分析模块、弹性调度模块和策略维护模块,所述运维监控模块分别连接数据中心资源池和数据分析模块,所述弹性调度模块分别连接数据分析模块和数据中心资源池,所述策略维护模块与数据分析模块连接,其中:
运维监控模块用于采集数据中心资源池各业务的多个性能和日志数据,并根据应用程序的类别和运行情况,产生对应的告警事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天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天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3341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