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横向双极电袋复合除尘器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33020.5 | 申请日: | 2016-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499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2 |
发明(设计)人: | 向晓东;常玉锋;朱青松;方红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科技大学;武汉空净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3C3/04 | 分类号: | B03C3/04;B03C3/01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81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横向 双极电袋 复合 除尘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袋式除尘器,尤其是涉及一种横向双极电袋复合除尘器。
背景技术
电袋复合除尘技术综合了静电除尘器和布袋除尘器的优点,可以高效去除微细颗粒物,是我国烟尘治理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目前电袋复合除尘技术主要包括:美国南方研究所研发的静电激发袋除尘器(ESFF),美国电力研究协会研发的紧缩混合型除尘器(COHPAC)和美国北达科他大学能源与环境研究中心研发的先进混合型除尘器(AHPC)(尹晓萍,徐平安.国外电袋混合除尘器技术的发展及现状,中国硅酸盐学会环境保护分会学术年会论文集,194-198,2009)等三大技术流派。福建龙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率先在国内推出了第一台电袋复合式除尘器,(一种电袋复合式除尘器,专利号:200420040846.X),其电袋复合方式为前电后袋式(COHPAC模式),并投入工业运行。
目前电袋复合除尘的技术研究致力于提高静电力对于纤维过滤的增效作用,而现有技术条件下粉尘荷电、纤维荷电和外加电场力三种静电增强方式往往不能同时兼顾。也存在荷电粉尘不断在滤袋单元表面积累产生反电晕而烧毁滤袋单元,以及滤料上带电粉尘清灰难等问题。同时带电粉尘的静电凝并效应在普通电袋复合除尘技术中也没有应用,从而制约电袋复合除尘效率的进一步提高。
王聪、向晓东、黄三明等公开了“一种反向电场静电增强袋式除尘器”(ZL 201310065516.X)专利技术,该技术主要采用了反向电场技术,加以滤袋外表面金属丝网的导电作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反电晕,解决了烧袋和清灰难等弊端,但是带电粉尘的静电凝并效应也无应用。
综上所述,现有电袋复合除尘技术存在带电粉尘与滤袋表面静电粘附力强导致清灰难、电荷积累导致反电晕烧袋、无粉尘静电凝并增效作用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缺陷,任务是提供一种除尘效率高、利于电袋复合除尘器清灰、增强带电粉尘静电凝并作用的横向双极电袋复合除尘器。
为实现上述任务,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除尘器由进气箱、出气箱、除尘器本体和灰斗组成。进气箱与除尘器本体的进口端固定连接,出气箱与除尘器本体的出口端固定连接,灰斗与除尘器本体的底部固定连接。
除尘器本体的结构是:在除尘器本体内设有阻流板,阻流板与进气方向垂直,阻流板与除尘器本体的壳体顶部和壳体两侧的内壁密封固定连接,阻流板的下端悬空。阻流板将除尘器本体分隔为前后两个区域:粉尘预荷电区和粉尘过滤区。
粉尘预荷电区设有阳极框架和阴极框架,阳极框架通过振打器吊挂在除尘器本体的顶板上,阴极框架通过绝缘子吊挂在除尘器本体的顶板上。阳极管和阳极电晕线等距交替固定在阳极框架上,阴极管和阴极电晕线等距交替固定在阴极框架上。
粉尘过滤区设有花板,花板与粉尘过滤区的壳体内壁密封固定连接,花板将粉尘过滤区分隔为上下两个区域:净气室和过滤室。
净气室的出口为除尘器本体的出口端。每个滤袋单元袋口的正上方设有脉冲喷嘴,脉冲喷嘴通过气管与控制阀、压缩空气包相通。
过滤室内设有等距平行的滤袋单元,滤袋单元的上端与花板密封固定连接,滤袋单元的袋口与净气室相通,滤袋单元的下端与阻流板的下端平齐。
所述阳极框架和阴极框架呈等距交替平行布置,并垂直于进气方向,阳极框架和阴极框架的间距为50~200mm。阳极框架接地,阴极框架外接负高压直流电源。
所述阳极框架上的阳极电晕线和阳极管的间距,以及阴极框架上的阴极电晕线和阴极管的间距均相同,为50~300mm。沿进气流方向上:阳极电晕线正对阴极管,阴极电晕线正对阳极管。
所述阴极电晕线和阳极管,以及阳极电晕线和阴极管组成的收尘结构可以为线管静电收尘结构,也可以为线板静电收尘结构。
本发明中阳极管和阴极管等收尘板均垂直于进气方向,为横向极板电除尘器结构,粒子在静电力和气流惯性分离作用下加速向收尘板运动,提高了收尘效率。粉尘经过阳极框架时,由于阳极电晕线和阴极收尘板之间形成正电场,靠近阳极电晕线的粉尘被荷以正电,荷正电粒子在静电力和惯性力的作用下向阴极收尘板沉积;未被捕集的粉尘继续向阴极框架移动,由于阴极电晕线和阳极收尘板之间形成负电场,靠近阴极电晕线的粉尘被荷以负电,荷负电粒子在静电力和惯性力的作用下向阳极收尘板沉积;气流中未被电场捕集的带异性电荷的粉尘会在库仑力的作用下凝并成较大的颗粒,未被捕集的粉尘继续随气流向下一个阳极框架流动,继续被荷以正电,向阴极板沉积;依次循环被多次荷电、捕集、凝并、捕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科技大学;武汉空净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科技大学;武汉空净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3302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