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智能手机检测系统的黄曲霉素B1速测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132464.7 | 申请日: | 2016-03-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8470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4 |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春;杨帆;张校亮;于化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21/84 | 分类号: | G01N21/84;G01N1/28;G01N1/38;H04M1/725 |
| 代理公司: | 太原倍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11 | 代理人: | 戎文华 |
| 地址: | 030024 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智能手机 检测 系统 黄曲霉 b1 方法 | ||
一种基于智能手机检测系统的黄曲霉素B1速测方法,所述速测方法是制备黄曲霉素B1微通道,并在微通道中加入检测试剂制作银染PC片;后通过3DMax软件设计并由3D打印机打印黄曲霉素B1检测光学硬件,并将银染PC片和手机置于光学硬件装置中,利用手机摄像头对黄曲霉素B1反应区进行拍照,通过智能手机检测程序处理并显示黄曲霉素B1的检测结果。本发明基于智能手机实现黄曲霉素B1的快速检测,具有携带方便,操作简便,成本低廉,灵敏度高等优点,适用于现场快速检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黄曲霉素B1的快速检测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将黄曲霉素B1检测液加入以聚碳酸酯(PC)和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为材料的多通量微通道中,银染后的透明塑料片插入硬件装置中,通过智能手机检测程序计算反应条带的光学灰度比(ODR)来实现黄曲霉素B1快速定量检测的分析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食品工业进入新阶段,食品安全问题已引起全世界的广泛关注。在众多食品安全风险因素中,以霉菌毒素的污染最为严重,其中又以黄曲霉素B1的毒性和致癌性最强。传统的检测方法多以昂贵的大型仪器为主,如高效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质谱,气相色谱-质谱等,此类检测方法虽灵敏度高,准确性高,但其成本高、耗时长、需专业人员操作,受限于一些专业检测机构,不利于现场快速检测。因此,开发一种简便、低成本的黄曲霉素B1快速检测方法对保障食品安全是非常必要的。
黄曲霉素B1是食品中的霉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有毒次级代谢产物,大量摄入会引起急性中毒;而微量持续摄入则会造成慢性中毒,出现生长发育迟缓、肝肾损伤、恶心头疼等症状,严重威胁人类及动物的健康。
目前针对黄曲霉素B1的快速检测方法主要有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胶体金免疫层析法。相对于色谱法,ELISA方法已经比较快速简便,但是仍需借助专业检测仪器。而胶体金免疫层析法作为快速筛查工具具有成本低,操作简便等优点,但通常仅限于定性或半定量判定,而且灵敏度较低。近年来,研究人员相继开发出一些新型的黄曲霉素B1快速检测方法。如Shim等人(W. -B. Shim, M. J. Kim, H. Mun and M. -G. Kim, An aptamer-based dipstick assay for the rapid and simple detection of aflatoxin B1,Biosens. Bioelectron., 2014, 62, 288-294)利用DNA适配体修饰的试纸建立了一种快速检测AFB1的方法,该方法用DNA适配体取代抗体,使待测物与荧光标记的DNA探针竞争性得与生物素修饰的适配体结合,之后利用毛细作用迁移到硝酸纤维膜上,通过检测荧光信号实现AFB1的定量分析。再如Deng等人(G. Deng, K. Xu, Y. Sun, Y. Chen, T. Zhengand J. Li, High sensitive immunoassay for multiplex mycotoxin detection withphotonic crystal microsphere suspension Array, Anal. Chem., 2013, 85, 2833-2840)报道了利用二氧化硅光子晶体微球悬浮阵列实现AFB1,FB1和CIT的定量检测,其检测原理是微球上结合的蛋白质包被的霉菌毒素和待测霉菌毒素与荧光标记的抗体竞争性结合,最后通过分析荧光信号的强度实现AFB1,FB1,CIT的定量检测。还有Song等人(S. Song,N. Liu, Z. Zhao, E. N. Ediage, S. Wu, C. Sun, S. D. Saeger and A. Wu,Multiplex lateral flow immunoassay for mycotoxin determination, Anal. Chem.,2014, 86, 4995-5001)报道了利用多路测流免疫层析法制备霉菌毒素的免疫检测结构,最后通过专业的试纸条读出仪分析T线的吸光度实现AFB1,ZEA,DON的同时定量检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理工大学,未经太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3246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