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发光效率氮化镓基LED外延片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32463.2 | 申请日: | 2016-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4241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4 |
发明(设计)人: | 卢太平;朱亚丹;赵广洲;许并社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L33/00 | 分类号: | H01L33/00;H01L33/22 |
代理公司: | 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14100 | 代理人: | 朱源 |
地址: | 030024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光 效率 氮化 led 外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电子器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发光效率氮化镓基LED外延片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氮化镓基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具有高亮度、低能耗、长寿命、响应速度快及环保等特点,广泛地应用于室内及路灯照明、交通信号以及户外显示、汽车车灯照明、液晶背光源等多个领域。因此,大功率白光LED被认为是21世纪的照明光源。
为了获得高亮度的LED,关键要提高器件的内量子效率和外量子效率。目前蓝光GaN 基的LED内量子效率可达80%以上, 但大功率LED芯片的外量子效率通常只有40%左右。制约外量子效率提高的主要因素是芯片的光提取效率较低,这是因为 GaN 材料的折射率(n=2.5)与空气的折射率(n=1)和蓝宝石衬底的折射率(n=1.75)相差较大,导致空气与GaN界面以及蓝宝石与GaN界面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分别只有23.6°和44.4°,有源区产生的光只有少数能够逃逸出体材料。为了提高芯片的光提取效率,目前国内外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有生长分布布喇格反射层 (DBR) 结构、图形化衬底(PSS)技术、表面粗化技术和光子晶体技术等。PSS对图形的规则度要求很高,加之蓝宝石衬底比较坚硬,无论是干法刻蚀还是湿法刻蚀工艺,在整片图形的一致性和均匀性上都有一定的难度,且制作过程对设备和工艺要求很高,导致成本偏高。DBR和光子晶体制作工艺相对复杂、成本较高,而表面粗化技术采用干法刻蚀或者湿法腐蚀工艺,也存在很大挑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高发光效率氮化镓基LED外延片的制备方法,且该方法简单,制备成本较低。
本发明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高发光效率氮化镓基LED外延片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蓝宝石衬底在反应腔氢气氛围中进行清洁衬底表面,反应腔内温度为1060-1100℃,时间为5min-10min;
步骤二:将反应腔温度降低到520-550℃,然后在清洁好的蓝宝石衬底上生长低温GaN成核层,成核层厚度为20-40nm,生长压力为400-700Torr;
步骤三:将反应腔温度升高到950-1000℃,并稳定2min,进行GaN成核层的高温退火,此过程中通入NH3气体以防止GaN成核层完全分解。然后通入金属有机源TMGa,在GaN成核层表面开始生长第一3D结构的GaN层,生长厚度为200-300nm,生长压力为400-700Torr,第一3D结构的GaN层中包括小的GaN岛和大的GaN岛;
步骤四:将反应腔温度升高到1030-1110℃,升温过程中通入NH3气体以防止第一3D结构的GaN层分解,升温结束后关闭NH3气体的通入,并只通入H2气体对3D结构的GaN进行处理5-10min,在此过程中H2气体会对第一3D结构的GaN层进行刻蚀,小的GaN岛会被刻蚀掉,大的GaN岛则保留下来,小的GaN岛和大的GaN岛没有明确的尺寸定义,只是在刻蚀过程中尺寸小的GaN岛容易被刻蚀掉,因此被刻蚀掉的GaN岛为小的GaN岛,保留下来的GaN岛为大GaN岛;
步骤五:将反应腔温度降低到950-1000℃,通入NH3气体和金属有机源TMGa,在H2气体处理后的3D结构的GaN层上继续生长第二3D结构的GaN层500-1000nm,生长压力为400-700Torr,得到扩大的3D结构GaN层;
步骤六:将反应腔温度升高到1050-1200℃,在扩大的3D结构的GaN层上迅速生长未掺杂的GaN,使得3D岛状结构迅速愈合,并最终形成内部空洞比较均匀而表面平坦的镂空结构的GaN粗糙层,生长厚度为1~2um,生长压力为50-300Torr;
步骤七:生长非故意掺杂的GaN层,厚度为1~2um,生长温度为1050-1200℃,生长压力为 50-300Torr;
步骤八:生长Si掺杂的GaN层,该层载流子浓度为 1018-1019cm-3,厚度为1-3um,生长温度为1050-1200℃,生长压力为 50-300Torr;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理工大学,未经太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3246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