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理疗按摩触头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32307.6 | 申请日: | 2016-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628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黎富尧 | 申请(专利权)人: | 黎富尧 |
主分类号: | A61H39/06 | 分类号: | A61H39/06;A61N2/08;A61H39/00;A61M37/00;A61H15/02 |
代理公司: | 南宁东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5117 | 代理人: | 巢雄辉;汪治兴 |
地址: | 541004 广西壮族自***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理疗 按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理疗器材,具体是一种理疗按摩触头。
背景技术
凡是具有生命的生物体内,都会具有一种独特的电流,当然,人类也不例
外。人类的心脏、脑、肌肉、神经等身体内的每个部位都会发出自身感觉不到
的非常微弱的低频电流,这被生物学家们称为“生物电流”。生物电流对身体
机能的正常发挥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人类身体内的细胞、神经经络
等方面的协调运行更是具有重要的意义。
现代科学研究证实,人体大约是由60兆个细胞组成,每个静息活细胞都存
在细胞膜电位,细胞在膜电位的作用下,使周围的销离子、钾离于、氯离子形
成梯度排列,并通过离子的交换进行新陈代谢活动。人体生命活动在各种各样
情况下,都应该保持一定的电位平衡,当人体有病变时,人体内细胞的电位就
不平衡。
中国传统医学讲究气血循环、经络通畅,中医里经常提到的“痛则不通,
通则不痛”实质是指经络而言,经络在人体正常生理情况下,起到协调内外平
衡阴阳的作用,发挥营内卫外的功能。而现代科学研究证实:如果经络的应运
功能受到外因的影响造成不通,那么人体内的气血运行也会受阻,而气血被称
之为人体之“电气”即人体生物电流,也即人体内的生物电流受阻,同样如果
人体的神经细胞电位失衡,会造成电阻增大、电流不通,电信号传递受阻,也
会引起相关神经和相关组织的病痛。而经络是疾病在体表或皮下组织上所呈现
的反应系统,经穴为经络上的反应点,所以在一定反应点上通以电流可以使细
胞电位恢复正常,打通电流,使患者的经络在瞬间畅通,使之达到“通则不痛”
的目的,故能达到通经活络、通气活血、消除病痛之神奇效果。人们可以采用
一定频率的电流作用于人体上的经穴处,特别是与人体自身的生物电流频率相
同的电流来调整人体内的生物电流,使其得到平衡,并修复神经细胞的电位、
减小电阻,保持神经系统的电流通畅,神经电信号传递流畅,达到促进相关组
织病痛的康复的目的。
目前,人们制造和使用的电疗仪都是用通过片状的电极直接作用于人体,单纯的 电疗使治疗效果不明显,而且这样对人体的刺激比较大,会产生不舒服
的感觉。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理疗按摩触头。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理疗按摩触头,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按摩座及与其固定连接的外壳,金属按摩座 和外壳之间形成空腔,用于容置理疗功能元件,所述外壳设有把持部分。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的材料为橡胶。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按摩座的内部安装有永久磁体。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按摩座与外壳通过卡口连接,金属按摩座设有凸缘,外壳内壁 设有与凸缘匹配的凹槽。
进一步地,外壳呈两端开口的形状,外壳的下端开口与金属按摩座卡合,理疗功能 元件的电源导线从外壳的上端开口穿出。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按摩座设有用于安装理疗功能元件的定位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理疗按摩触头还包括药物载体件和用于固定药物载体件的紧固 件,以及在外壳外壁设置的用于配合紧固件实现紧固的凹槽或凸起。
进一步地,所述药物载体件是导电胶或者布料、海绵体,所述用于固定药物载体件 的紧固件为弹性胶圈。
进一步地,金属按摩座的按摩面为平面、凸弧面或圆锥面。
进一步地,所述把持部分成上部为小脖子的形状,下部张大以便于握在手心。
本发明的理疗按摩触头装配容易,且装配后稳定,便于安置理疗功能元件,方便手 握。
在本发明的理疗按摩触头中金属按摩座和外壳之间形成的空腔,安置理疗功能元 件,如加热片、电路板,并连接电源导线,可以实现穴位温灸。在电疗时,采用与药物和磁疗 共同作用的方式,使得药物在进行电疗和磁疗时利用外界电流对人体经穴的刺激使药物慢 慢进入人的体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整体爆炸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黎富尧,未经黎富尧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3230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