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摩托车空滤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32191.6 | 申请日: | 2016-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2632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6 |
发明(设计)人: | 秦大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35/02 | 分类号: | F02M35/02;F02M35/04;F02M35/16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伍伦辰;李明 |
地址: | 400707 重庆市北***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摩托车空滤器 空滤器本体 固定设置 摩托车 进气管 火花塞 空气过滤结构 安装结构 点火线圈 电性连接 风格造型 内腔密封 出气管 紧凑性 内腔中 运动型 车架 内腔 连通 过滤 帮助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摩托车空滤器,包括空滤器本体,所述空滤器本体包括一个具有内腔的外壳;所述外壳上固定设置有与所述内腔密封连通的进气管和出气管;所述外壳的内腔中设置有用于过滤所述进气管进入的空气的空气过滤结构;所述空滤器本体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到车架上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外表面上固定设置有用于与火花塞电性连接的点火线圈。本发明摩托车空滤器具有结构巧妙合理,能够帮助提升摩托车紧凑性的优点,适合在运动型风格造型摩托车或紧凑型摩托车上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摩托车构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摩托车空滤器。
背景技术
摩托车发动机在工作过程中要吸进大量的空气,如果空气不经过滤清,空气中悬浮的尘埃会随空气一道吸入至气缸中,会加速活塞组及气缸的磨损;且较大的颗粒进入活塞与气缸之间,会造成严重的“拉缸”现象,造成摩托车发动机较大的损伤。因此,现有的摩托车的化油器或进气管的前方通过安装空滤器来滤除空气中灰尘或砂粒,从而保证气缸中进入空气的洁净度。
现有技术中公告号为CN101612502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防水降噪空滤器(如图1所示),包括壳体1、盖板2、滤芯架3、滤芯4和出气管5,其中壳体1的敞口端由盖板2密封,在所述盖板2上装有出气管5,盖板2的内壁通过滤芯架3安装滤芯4,所述壳体1的内腔从封闭端向敞口端逐渐增大,并且壳体1内腔的纵向截面由上部的扇形和下部的等腰梯形组成;所述等腰梯形上大下小,在壳体梯形腔的一边侧壁上开设有第一进气口6(图1中未示出),梯形腔的另一边侧壁上开设有第二进气口7,所述第一、第二进气口6、7在上下方向错位。
上述防水降噪空滤器虽具有较好的防水降噪效果,但却难以适应运动型风格造型摩托车(骑式车)在紧凑性方面的设计要求。基于此,申请人考虑设计一种能够帮助提升摩托车紧凑性的摩托车空滤器。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能够帮助提升摩托车紧凑性的摩托车空滤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摩托车空滤器,包括空滤器本体,所述空滤器本体包括一个具有内腔的外壳;所述外壳上固定设置有与所述内腔密封连通的进气管和出气管;所述外壳的内腔中设置有用于过滤所述进气管进入的空气的空气过滤结构;所述空滤器本体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到车架上的安装结构;所述外壳的外表面上固定设置有用于与火花塞电性连接的点火线圈。
现有技术中,空滤器和点火线圈都是各自单独安装在摩托车的车架上的。这样一来,不仅要在车架上设置分别用于单独装配安装空滤器和点火线圈的安装结构,使得摩托车车架及车体布置复杂化的同时;还要在装配过程中对空滤器和点火线圈单独进行安装,限制了工人装车效率的提升。
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手段来在空滤器的外壳上固定设置点火线圈后,提高了空滤器集成度的同时,省去在车架上单独设置点火线圈的结构,使得车体更加紧凑;进一步,通过空滤器通常设置在离发动机不远处的位置,来使得空滤器上点火线圈离发动机上火花塞更近,从而缩短点火线圈与火花塞之间的连接电缆的长度,有效防止该连接线缆被误拉致断的情况发生,提升了连接可靠性。
作为优选,所述外壳由上壳体和封板构成;其中,所述上壳体整体为盖体状结构且下端具有一个开口,所述上壳体的所述开口与所述封板密封连接;所述上壳体上设置有所述进气管,所述封板上设置有所述出气管。
当外壳由上壳体和封板构成时,这样便于对上壳体和封板单独进行生产后在进行装配,从而能够提高空滤器的生产效率。同时,采用上壳体和封板来构成外壳也便于在外壳内腔中设置空气过滤结构,进而降低空滤器的生产制造难度。
作为改进,所述外壳的外表面上固定设置有点火控制器。
这样一来,进一步提高了空滤器的集成度,优化了车体布置的同时,还能够有效缩短点火控制器与点火线圈的距离,节省两者之间连接电缆的用量,提升连接可靠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3219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