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束头织带的快速编织成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31551.0 | 申请日: | 2016-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961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郑国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百宏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C1/06 | 分类号: | D04C1/06;D06H7/2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52300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束头织带 快速 编织 成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织带编织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束头织带的快速编织成 型方法。
背景技术
织带以各种纱线为原料制成狭幅状织物或管状织物。带织物品种繁多, 广泛用于服饰、鞋材、箱包、工业、农业、军需、交通运输等各产业部门。 过去织带都是手工作坊生产,原料为棉线、麻线。化纤工业发展后,织带 用原料逐渐发展到锦纶、维纶、涤纶、丙纶、氨纶、粘胶等,形成机织、 编结、针织三大类工艺技术,织物结构有平纹、斜纹、缎纹、提花、双层、 多层、管状和联合组织。
现有机器生产出来的织带因机器结构关系,束头都是染色后用束头机 打箍金属或胶质束头制造出来的,工序烦琐,束头坚硬,手感差,产品普 通常见,已不能满足人们日渐增强的审美观。还因传统方法所生产鞋带的结 构单一造成产品的功能性和安全性的不足。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 束头织带的快速编织成型方法,其能有效解决现有之束头织带制造工序烦 琐、束头坚硬、手感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束头织带的快速编织成型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
(1)送纬纱和经纱:由送纬纱机构向编织机构送经纱,同时由送经纱 机构向编织机构送纬纱;
(2)织带部分的蓬松编织:由编织机构对纬纱和经纱进行编织形成织 带部分,织带部分由卷取机构进行卷取,织带部分为疏松编织物,中间所 包覆的弹性带所受压力小,弹性带膨胀,使织带部分呈蓬松柔软状态,富 有弹性;
(3)束头部分的紧密编织:降低送纬纱机构的送纬纱速度、送经纱机 构的送经纱速度以及卷取机构的卷取速度,由编织机构对纬纱和经纱进行 编织形成束头部分,织带为紧密编织物,中间所包覆的弹性带受到很大的 收缩压力,弹性带快速收缩,形成直径骤然缩小的束头;
(4)熔融切断:用高温的热刀,在束头部分处将化纤织带熔融切断, 形成长度一致、束头柔软的新型织带。
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设定送纬纱的速度为4-20mm,卷取速度为 12-15纬/cm,送经纱速度与卷取速度同步,送纬纱循环次数为无限个循环; 步骤(3)中,设定送纬纱的速度为3-8mm,卷取速度为22-26纬/cm,送经 纱速度与紧密组织的卷取速度同步,送纬纱循环次数为25-30个循环。
优选的,所述步骤(4)中热刀的温度为为200-300度,切断时间为2 秒。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 述技术方案可知:
通过调节送纬纱速度、卷取速度和送经纱速度,改变编织物的紧密程 度,最后调节弹性带的收缩大小,编织物疏松时,弹性带收缩小,膨胀成 织带,编织物紧密时,弹性带收缩大,织带紧缩成束头,从而实现在同一 台织带机上使束头织带快速一次性编织成型。本发明方法使束头织带一次 性快速编织成型,省去打胶束头工序,更环保,而且产品结构更多样,不仅 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还丰富了产品种类和提高产品的舒适性,束头柔软, 手感好,满足人们日渐增强的审美观,产品的功能性和安全性更好。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揭示一种束头织带的快速编织成型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
(1)送纬纱和经纱:由送纬纱机构向编织机构送经纱,同时由送经纱 机构向编织机构送纬纱。
(2)织带部分的蓬松编织:由编织机构对纬纱和经纱进行编织形成织 带部分,织带部分由卷取机构进行卷取,织带部分为疏松编织物,中间所 包覆的弹性带所受压力小,弹性带膨胀,使织带部分呈蓬松柔软状态,富 有弹性;在本实施例中,设定送纬纱的速度为4-20mm,卷取速度为12-15纬 /cm,送经纱速度与卷取速度同步,送纬纱循环次数为无限个循环。
(3)束头部分的紧密编织:降低送纬纱机构的送纬纱速度、送经纱机 构的送经纱速度以及卷取机构的卷取速度,由编织机构对纬纱和经纱进行 编织形成束头部分,织带为紧密编织物,中间所包覆的弹性带受到很大的 收缩压力,弹性带快速收缩,形成直径骤然缩小的束头;在本实施例中, 设定送纬纱的速度为3-8mm,卷取速度为22-26纬/cm,送经纱速度与紧密组 织的卷取速度同步,送纬纱循环次数为25-30个循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百宏实业有限公司,未经东莞百宏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3155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发热针刺棉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大卷装剑杆织机传动止转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