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家居控制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31208.6 | 申请日: | 2016-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680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5 |
发明(设计)人: | 朱玉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易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5/02 | 分类号: | G05B15/02;G05B19/418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31219 | 代理人: | 庞红芳 |
地址: | 20140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家居 控制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智能家居控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家居控制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智能家居(英文:Smart Home,Hhome Automation)是以住宅为平台,利用综合布线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安全防范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音视频技术将家居生活有关的设施集成,构建高效的住宅设施与家庭日程事务的管理系统,提升家居安全性、便利性、舒适性、艺术性,并实现环保节能的居住环境。智能家居是在互联网影响之下物联化的体现。智能家居通过物联网技术将家中的各种设备(如音视频设备、照明系统、窗帘控制、空调控制、安防系统、数字影院系统、影音服务器、影柜系统、网络家电等)连接到一起,提供家电控制、照明控制、电话远程控制、室内外遥控、防盗报警、环境监测、暖通控制、红外转发以及可编程定时控制等多种功能和手段。与普通家居相比,智能家居不仅具有传统的居住功能,兼备建筑、网络通信、信息家电、设备自动化,提供全方位的信息交互功能,甚至为各种能源费用节约资金。智能家居的概念起源很早,但一直未有具体的建筑案例出现,直到1984年美国联合科技公司(United Technologies Building System)将建筑设备信息化、整合化概念应用于美国康涅狄格州(Connecticut)哈特佛市(Hartford)的CityPlaceBuilding时,才出现了首栋的“智能型建筑”,从此揭开了全世界争相建造智能家居派的序幕。
目前,智能家居控制技术的应用正逐步兴起,引领着新一代的智能家居和智能办公等领域的消费导向。但是,市面上主流的智能家居品牌普遍存在着几点问题:1)对于采用无线组网方式的系统,无线信号的衰减和不稳定,时常导致控制的失灵。2)对于采用有线方式的系统,存在着线路电气参数匹配和组网方式不灵活的限制(如RS485总线)等各种问题。3)系统配置的复杂度问题,很多系统都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使用PC运行行业软件才能调试安装,对于用户的后期更该设置和维护来说,这个问题尤为严重。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家居控制方法及系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智能家居控制中存在的控制经常失灵、配置安装复杂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家居控制系统,所述智能家居控制系统至少包括:按键控制模块,用于通过按键控制强电通道类型的家电设备;输出执行模块,通过配置与所述按键控制模块对应相连,用于从所述按键控制模块获取并执行按键信息,同时将接收到的按键控制信息通知于所述按键控制模块;环境参数探测传感器模块、阀门控制模块和门锁控制模块;联网模块,用于将所述按键控制模块、所述输出执行模块、所述环境参数探测传感器模块、所述阀门控制模块以及所述门锁控制模块的输出信号通过广域网发送至至少一个控制端;其中,所述按键控制模块、所述输出执行模块、所述环境参数探测传感器、所述阀门控制模块、所述门锁控制模块以及所述联网模块之间通过CAN总线进行通信连接。
优选地,所述智能家居控制系统还包括:无线学习转发模块,通过CAN总线与所述按键控制模块、所述输出执行模块、所述环境参数探测传感器、所述阀门控制模块、所述门锁控制模块以及所述联网模块相连,用于将所述按键控制模块、所述输出执行模块、所述环境参数探测传感器、所述阀门控制模块以及所述门锁控制模块的输出信号发送至对应的被控设备中。
优选地,通过CAN总线进行通信连接的各模块以广播方式进行通信。
优选地,所述输出执行模块上设置有配置键和配置指示灯。
优选地,所述输出执行模块与所述按键控制模块通过配置对应相连具体包括:按下所述输出执行模块上的配置键使所述输出执行模块进入配置模式;按下所述按键控制模块中的按键,并将按键信息广播至CAN总线;所述输出执行模块接收并保存所述按键信息,同时向所述按键控制模块反馈一确认信息;所述按键控制模块接收并保存所述确认信息,所述输出执行模块和所述按键控制模块完成配置,建立对应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易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易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3120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