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胆汁酸成分及熊胆的医药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31100.7 | 申请日: | 2016-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6987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9 |
发明(设计)人: | 吴晓俊;王峥涛;黄菲;郑方;周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1/575 | 分类号: | A61K31/575;A61K35/413;A61P25/24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冯子玲 |
地址: | 201203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胆汁 成分 熊胆 医药 用途 | ||
本发明涉及医药学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胆汁酸成分及熊胆的医药用途。本发明的胆汁酸成分及熊胆可用于防治抑郁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保健品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胆汁酸成分及熊胆的医药用途。
背景技术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低,悲观,思维迟缓,缺乏主动性,严重者可出现自杀念头和行为。在现代流行病的研究中,抑郁症已经成为人类关注的焦点,预计在未来几年中其将会发展为继冠心病后的第二大疾病,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和生活。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抗抑郁药物包括三环类抗抑郁药物、单胺氧化酶抑制剂、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等,往往副作用大或者价格较为昂贵,限制其临床的广泛应用。通过药物治疗,其中大部分患者可获得不同程度的疗效。另外,在临床上还有相当数量的抑郁性神经症患者,虽然新型抗抑郁药应运而生,但仍满足不了临床各类人群的需求。随着临床用药瓶颈的出现以及对抑郁症发病机制的深入了解,天然抗抑郁药物的研究与开发成为了新的热点和发展趋势。目前常用的抑郁模型有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抑郁模型(CUMS)、药物诱导抑郁模型(糖皮质激素诱导、嗅球切除抑郁模型、转基因动物模型等。虽然诸多模型都不能完全模拟临床抑郁病人的症状,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压力能够导致抑郁。因此,压力导致的抑郁动物模型应用较为普遍。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抑郁模型是评价抑郁症状及筛选抗抑郁药物较为有效和可靠的一种模型,通过一系列的动物行为学检测(FST、TST、OFT、EPMT和SIT),检验模型是否成功。CUMS模型具有高度的有效性,并可持续几个月,基本符合抑郁模型的要求,是目前国内外抗抑郁药物研究中广泛使用的模型。
熊胆是四大名贵动物药之一,为熊科动物的干燥胆囊。熊胆作为药用始载于唐代的《新修本草》,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历史;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也载有:熊胆,气味苦寒、无毒,入肝胆心经。现代医药学研究证实,熊胆具有清热解毒、疏肝利胆,去翳明目,解痉镇痛作用。在人类的肝胆系统、心脑血管系统、神经精神系统等诸多病症的治疗上,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人工引流熊胆的干燥品已作为天然熊胆的替代品入药并审批上市,命名为“熊胆粉”,在中医临床上广泛使用。熊胆粉的化学成分主要含结合型熊去氧胆酸、鹅去氧胆酸、胆酸、去氧胆酸、牛磺熊去氧胆酸、牛磺鹅去氧胆酸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胆汁酸成分及熊胆的新的医药用途。
具体地说,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是提供了一种式(Ⅰ)化合物在制备防治抑郁症的药物或食品中的应用
其中,R1、R2、R3各自独立地选自H或者OH,R4选自NH(CH2)2SO3H、NH(CH2)2SO3Na或者OH。
在一优选例中,所述化合物为牛磺熊去氧胆酸、牛磺鹅去氧胆酸、熊去氧胆酸、鹅去氧胆酸、牛磺胆酸或胆酸。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化合物作为唯一的活性成分用于制备防治抑郁症的药物或食品。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是提供了熊胆在制备防治抑郁症的药物或食品中的应用,所述熊胆以式(Ⅰ)化合物为活性成分:
其中,R1、R2、R3各自独立地选自H或者OH,R4选自NH(CH2)2SO3H、NH(CH2)2SO3Na或者O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中医药大学,未经上海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3110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