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挥发油包合物的温灸穴位贴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0130183.8 申请日: 2016-03-08
公开(公告)号: CN105769550B 公开(公告)日: 2017-12-08
发明(设计)人: 成颜琦;张彤;张梦婕;薛海萍;陈婷如;周旎泓;吴志豪;顾思浩 申请(专利权)人: 上海中医药大学
主分类号: A61F7/03 分类号: A61F7/03;A61H39/06;A61H39/00;A61N5/06;A61M37/00
代理公司: 上海唯智赢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1293 代理人: 吴瑾瑜
地址: 201203 上***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挥发油 包合物 穴位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含挥发油包合物的温灸穴位贴。

背景技术

温灸属于针灸范围,但不使用针刺方法,而是通过点燃艾绒,利用热力进行治疗。

中医认为,艾叶具有通畅经络、温经止血、散寒止痛、养生保健的作用。艾蒿的药用部位是艾叶,艾叶的药用功能来源于其中所含化学物质。经研究艾蒿的化学成分主要有挥发油、黄酮、桉叶烷、三萜类等,有抗菌、增强网状内皮细胞吞噬功能、免疫调节、平喘、抗过敏性休克、镇咳祛痰、心血管活性、利胆、兴奋子宫、抗疲劳和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艾绒燃烧后生成的抗氧化物质,附着在穴位处的皮肤上,能够通过灸热渗透进入体内,有清除自由基的效果。

常用的市售温灸制品多数为艾条、艾柱贴、艾蓉等,需要点火燃烧后方可起效,同时会产生大量的艾烟。艾烟的排放一则不环保,二则使用者由于长期吸入艾烟,易发生患呼吸系统疾病等不良反应;而且艾条点燃时释放的巨大热量难于控制,升温速度容易失控,这也成为了危险因素,容易造成温度过高将患者烫伤;导致使用不便,操作复杂;也因为上述原因,导致很难在颜面部进行施灸等问题。

现下经研究发明了一些改良的艾灸贴片,虽然解决了艾烟、使用不便等一部分难题,但是这些产品仍旧存在其片面性和局限性,比如将有效精油成分分离,涂抹于皮肤后再使用贴片的设计,会造成有效成分的过度挥发与浪费;分步操作的方法仍具有一定的不便等。因此,需要对现有的产品加以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挥发油包合物的温灸穴位贴,使有效治疗成分能够稳定储存、缓慢释放,使得温灸过程更安全、更便捷,更环保。

为达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温灸穴位贴的结构包括自上而下粘结在一起的自发热层、挥发油包合物层、滤过吸附层、托玛琳石层;自发热层的结构包括金属-空气电池和隔离膜,金属-空气电池密封包裹在隔离膜内;自发热层上部的隔离膜上设有多个微孔,下部的隔离膜与挥发油包合物层粘结在一起;滤过吸附层的上方与挥发油包合物层贴合,下方为托玛琳石层;滤过吸附层下方超出托玛琳石层的部分设有黏胶层,可将温灸穴位贴固定于皮肤。

挥发油包合物层的材料为挥发油包合物,其制备方法为:

(1)将含中药有效成分的挥发油与无水乙醇混合后,缓慢注入25~45℃的β-环糊精饱和溶液、α-环糊精饱和溶液、γ-环糊精饱和溶液或者羟丙基环糊精饱和溶液,在50~65℃下密闭震荡2~4小时;

(2)0~5℃下放置20~30小时,抽滤、洗涤干燥后得到含有效成分的挥发油包合物。

步骤(1)中挥发油的制备方法为:将药材的鲜品或干品粉碎后,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分离获得油相并干燥;所述的药材优选为艾叶。

步骤(1)中挥发油与无水乙醇的体积比为1:1~5,优选为1:1~3,更优选为1:1~2。通过挥发油与无水乙醇配置比例的调整,可改变有效成分的包合牢固程度,以改变挥发油在相应温度下从包合物中释放的速度,从而延长或缩短治疗时间。

所述的金属-空气电池由铁粉、活性炭、氯化钠饱和溶液及固体电解质(SolidPolymer Electrolyte,SPE)组成,其重量比为0.4~0.7:0.05~0.25:0.05~0.4:1;其中,铁粉的用量为1.5~9g、活性炭的用量为0.5~3g、氯化钠饱和溶液的用量为0.6~2g、固体电解质的用量为3~12g;优选的,铁粉的用量为3~8g,活性炭用量为0.5~2g,氯化钠饱和溶液用量为0.8~1.2g,固体电解质用量为6~12g;其重量比为0.5~0.6:0.08~0.2:0.08~0.25:1。

所述的固体电解质由重量比为16~18:15~18:1的脲、硫脲和PEG6000组成,在140~170℃下共熔获得,优选为在150℃下共熔获得。更优选的,所述脲、硫脲和PEG6000的重量比为17:16:1。

自发热层上部的隔离膜微孔的孔径大小为0.1~0.8mm,使得空气能够接触透过,参与发热反应,微孔之间的间距为0.2~4mm;同时在自发热层上部设有隔离层,用于覆盖微孔,以隔离空气,防止在使用前造成金属-空气电池的热能外泄。隔离膜的材料可以选用聚合材料,如聚丙烯材料等。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中医药大学,未经上海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3018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