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在轨雷达全波段隐身卫星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30117.0 | 申请日: | 2016-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751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20 |
发明(设计)人: | 陈卫东;周建江;秦远田;康国华;廖文和;张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B64G1/10 | 分类号: | B64G1/10;B64G1/22;G01S7/36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贺翔 |
地址: | 210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雷达 波段 隐身 卫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航天器结构设计,具体指代一种基于在轨雷达全波段隐身卫星。
背景技术
近年来空间探测设备及打击武器的快速发展,对卫星的生存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尤其 是轨道较低、机动能力有限的卫星。通过对卫星的探测跟踪,可计算出其飞行轨道,甚至能 分辨出卫星的形状,从而了解卫星的功能,并可通过适当的干扰或伪装以降低其使用效能; 同时,被定轨的卫星还将面临着各类反卫星武器的威胁。为提高在轨卫星的使用效能及安全 程度,对其进行隐身设计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1962年,美国航天科技公司首次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卫星的雷达隐身外形RCA(Radar CamouflageArrangement)。1969年,美国Rockwell公司以SES吸波结构为基础设计了VS(Vehicle Shield)隐身外形,可为空间飞行器实现雷达隐身特性及红外隐身特性。1971年,美国天合公 司设计了一种可对带有侧向伸展结构卫星提供有效遮挡的隐身外形CSASS(CrossedSkirt AntiradarScreenStructure),被称为“可膨胀卫星舱”,外壳具有雷达隐身能力,其利用雷达 吸波材料和特殊几何形状将雷达波反射到难以被检测的角度。另外,外壳还涂上颜色使其更 难以被光学探测发现。
1990年,美国航天科技公司设计出新一代卫星隐身外形SSSS(SatelliteSignature SuppressionShield)一种卫星保护罩,涂有辐射反射材料的巨大可膨胀圆锥体,被安装在主卫 星的一个旋转杆上;需要时,旋转杆能够移到掩盖卫星的位置,之后移开以便于卫星观测地 面目标。
虽然目前卫星的隐身技术能达到较好的隐身效果,但是却增加了卫星的尺寸和重量,影 响了卫星的载荷和实际性能,对微小型卫星的影响尤为突出。因此在卫星设计过程中必须综 合考虑卫星尺寸、重量等方面的约束条件,在此基础上的隐身才具有实际运用价值,这样就 必须对卫星的总体外形及其内部构型进行优化设计。
发明内容
针对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在轨雷达全波段隐身卫星,以解决现 有技术中卫星的隐身技术增加了卫星的尺寸和重量,影响卫星的载荷和实际性能的问题,本 发明能够在达到隐身效果的同时,不会影响正常的负载功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种基于在轨雷达全波段隐身卫星,包括内部结构和外部结 构,其中,所述的外部结构包括:低端柱体、连接在所述低端柱体上的卫星中部过渡台体及 安装于过渡台体上面的隐身罩,低端柱体和和过渡台体表面均由面板覆盖;所述的内部结构 包括:贯穿低端柱体和过渡台体的骨架、安装在过渡台体顶端的顶板及设置在顶板上面的散 射背板,所述的隐身罩通过顶板与过渡台体连接,所述的散射背板与隐身罩相配合而形成吸 波腔体。
优选地,所述的低端柱体为六棱柱体,高度为262mm,底面六边形边长为347.7mm;所述 的过渡台体为六棱锥,高度为374mm;所述的隐身罩高度为185mm,底面六边形边长为197.7mm。
优选地,所述的隐身罩设有夹层,装载双层FSS材料制成的层板。
优选地,所述的散射背板包括底座和分布在底座上的三棱锥体,所述底座的底边为六边 形,每条边上均匀分布六个凸起的三棱锥体,其它部分均匀分布凸起的三棱锥体;所述散射 背板上还设置有圆孔以供通信收、发天线穿过。
优选地,所述的散射背板采用铝材加工而成;所述的底座的厚度为4mm,底面六边形边 长为183.23mm;分布在边上并且处于中间的三棱锥体高度为10.9mm,底边长为35mm,其余 三棱锥体高度为6mm,底边长为29.3m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基于在轨雷达全波段隐身卫星,外形整体的六棱柱体和六棱锥体设计,可以漫 反射侦查雷达发出的雷达波,使雷达收到的反射波大大减少,这样雷达侦察到卫星的可能性 就大大降低,实现了卫星隐形的目的。在卫星内部安装散射背板,与外部的隐身罩配合形成 吸波腔,进一步增强卫星的隐形能力,并且由于散射背板是安装在卫星内部的,充分利用了 卫星的内部空间,缩小了因隐形功能而附加的外形尺寸,有利于卫星在增加隐身功能的同时 还能实现正常功能及载荷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卫星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卫星外部结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3011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杯式提升机
- 下一篇:一种航母弹射器的拖拽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