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植物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在抑制赭曲霉生长中的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1610130002.1 | 申请日: | 2016-03-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671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20 |
| 发明(设计)人: | 刘阳;邢福国;滑慧娟;王龑;赵月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A23B9/26 | 分类号: | A23B9/26;A23L3/3499;A23L3/349;A23L2/44;C12H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关畅;王春霞 |
| 地址: | 100193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植物 提取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抑制 曲霉 生长 中的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植物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在抑制赭曲霉生长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植物提取物是一类植物源次生代谢物质,分子量较小、可随水蒸气蒸出、具有一 定气味的挥发性油状物质。植物提取物具有抑菌、杀虫、抗氧化等活性,在医药、农 药、饲料添加剂、食品防腐保鲜等方面有广泛应用。植物提取物具有来源于天然、对 人体相对安全、与环境友好、生物活性多样等特点,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抗菌活 性较高的植物提取物主要是醇、醛、酮以及酚类化合物,如百里香酚、肉桂醛、丁香 酚、香紫苏醇、柠檬醛、香茅醛、香茅醇、大蒜素、姜黄素等。
赭曲霉(Aspergillusochraceus)是属于散囊菌目发菌科曲霉属的一种真菌,主要 污染大米、小麦、燕麦、咖啡及其饮料等,赭曲霉污染可导致上述食品霉变变质,食 品营养品质和加工品质大幅度下降,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更为严重的是赭曲霉在生 长过程中可产生具有强毒性和致癌性的赭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有7种结构类似的化 合物,其中赭曲霉毒素A(OTA)毒性最强,分布最为广泛。在已发现的真菌毒素中, 赭曲霉毒素A(OTA)的危害性仅次于黄曲霉毒素,毒理学研究表明,OTA主要损害 肝脏和肾脏,具有很强的肝脏毒性和肾脏毒性,大量的毒素也可能引起肠粘膜炎症甚 至坏死;OTA被认为是目前致癌力最强的天然物质之一,被IARC定为二级致癌物。
由于赭曲霉毒素A(OTA)的毒性,国内外都公布了食品和饲料中OTA的限量标 准,以规范生产,控制OTA的污染,最大限度地保障人和动物的食用安全,表1列举 了欧盟、中国及台湾地区赭曲霉毒素的限量标准。
表1欧盟、中国及中国台湾对食品中OTA先行的限量标准
因此,筛选和开发能够高效抑制赭曲霉生长安全、无毒的天然活性物质,用于防 控食品受到赭曲霉及赭曲霉毒素的污染,提升食品安全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价 值和社会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复合植物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在抑制赭曲霉生长中的 应用。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复合植物提取物,它由肉桂醛、柠檬醛和丁香酚组成。
上述的复合植物提取物中,所述肉桂醛、所述柠檬醛和所述丁香酚的体积比可为 2~6:2~6:1,具体可为2:2:1、2~4:2~4:1或2~5:2~5:1;
所述复合植物提取物的pH值可为6.5~7.0。
本发明中,采用食品安全级的碱性物质进行调节pH值,具体可为三乙醇胺或小 苏打;
对pH值的调节是由于具体所采用的三种植物提取物占份额最多的是肉桂醛、柠 檬醛占了复合植物提取物的80%,分子上的醛基有部份氢以H+解离,使复合植物提取 物呈弱酸性,因此需用食品级的碱性物质调节pH至6.5-7.0,防止复合植物提取物酸 碱基团对粮油原料及产品外表的侵蚀。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的复合植物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肉桂醛、 柠檬醛和丁香酚按照用量由少到多的顺序依次加入混合,即得到所述复合植物提取物。
本发明中,所述肉桂醛、所述柠檬醛和所述丁香酚按照用量由少到多的顺序依次 加入,是为了混合更加均匀;如果其中两种原料的量一样,顺序无先后。
上述的方法中,所述方法中还包括混合之后调节pH值的步骤。
本发明还进一步提供了上述的复合植物提取物在抑制赭曲霉生长中的应用。
上述的应用中,所述赭曲霉为赭曲霉(Aspergillusochraceus)CGMCCNo.3.4412;
所述复合植物提取物抑制如下产品中所述赭曲霉生长:谷物、食品和/或饮料;
所述复合植物提取物占所述产品的浓度可为100~500μL/L,具体可为150μL/L、 200μL/L、250μL/L、150~250μL/L、150~200μL/L、200~250μL/L。
上述的应用中,采用熏蒸的方法处理所述产品;
所述谷物和食品的水分含量均可为0~15%,具体可为12%、15%、12~15%或 5~15%。
上述的应用中,所述熏蒸处理的温度可为-10~37℃,具体可为28℃、-10~28℃、 28~37℃或10~3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3000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