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铌酸钆掺铽绿色荧光粉的合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29734.9 | 申请日: | 2016-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706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周伟杰;高林辉;王广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K11/78 | 分类号: | C09K11/78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王洪新;王之怀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铌酸钆掺铽 绿色 荧光粉 合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制备铌酸钆掺铽绿色荧光粉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绿色荧光粉的发光峰值波长与视感度曲线的峰值波长几乎一致,对三 基色荧光粉的发光效率影响最大,因此研究高效的绿色荧光粉一直是人们极为 重视的课题。目前市场上通用的商用绿色荧光粉Y3Al5O12:Tb3+(YAG:Tb),因为通 常采用高温固相反应制备,即使在1500℃的高温下,晶体中仍然不可避免地有 残余杂相的存在,严重影响荧光粉的纯度。
稀土正铌酸盐,是一类发光材料的潜在新型基质,但目前的研究相对集中 在正铌酸盐的合成及结构优化,对其掺杂稀土激活元素发光性能的研究相对较 少。稀土正铌酸盐本身可以作为自激活材料,在某些波段光激发下,如紫外光, 可以观察到一些发射峰,这归因于NbO43-的电荷转移跃迁发射。在掺杂Tb3+制备 的发光材料中,因为Tb3+离子外层有8个4f电子,发射光谱是主要为5DJ→7FJ的能级跃迁。在能级图中可以看出,4f8壳层容易激发一个电子成为半充满稳定 态,这样就使对应的f→d能级间的能量差较小,能够吸收>200nm的紫外光, 发生4f→5d跃迁,在激发光谱中为一宽峰,范围在220nm~270nm之间,通过 弛豫到达4f能级。随着浓度升高,由于能级间的交叉驰豫,这些峰强度降低, 而在5D4→7FJ的跃迁中,强度较大的是5D4→7F5发射峰对应波长为542nm~550nm, 对应可见光区的绿光,但目前为止关于GdNbO4:Tb3+荧光粉的制备及发光性能的 研究几乎没有,因此探索合成意义显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铌酸钆掺铽(GdNbO4:Tb3+)绿色荧光粉的合成方 法,该方法应能有效降低固相烧结温度,且获得的荧光粉具有较强发光强度。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铌酸钆掺铽绿色荧光粉的合成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1)配料:称取一定质量的三氧化二钆、七氧化四铽和五氧化二铌粉末放入 球磨罐里,控制七氧化四铽摩尔量占稀土元素总摩尔量比例小于7%,同时控制 稀土总摩尔量与五氧化二铌的摩尔量为1:1;
2)球磨:球磨罐里加入若干个直径不同的不锈钢球,将步骤1)获得 的配料混合后以280-320转/分钟的转速,在一定的球料质量比下将球磨罐于行 星式球磨机中研磨一定时间;
3)焙烧:将球磨后的产物置于炉中于一定温度下焙烧一定时间,得到最终 产物。
所述步骤2)中,一定的球料质量比为20:1,球磨时间30分钟。
所述步骤3)中的一定温度为1180-1220℃,一定时间为3.5-4.5小时。
所述步骤1)中,七氧化四铽与三氧化二钆的摩尔比为1:99~1:9。
所述直径不同的不锈钢球,是指直径相差一倍的两种不锈钢球。
所述步骤3)中,焙烧时以200℃每小时升温,且保温4小时后随炉缓冷至 室温。
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以三氧化二钆、五氧化二铌和七氧化四铽为反应物,通过机械球磨 后高温固相反应合成出了新型绿色荧光粉。该方法不仅有效降低了固相反应温 度,节省了能源,而且发光强度高,对于改进目前的通用荧光粉及其生产方法 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附图说明
图1为3个实施例的XRD图谱;图中的(a)、(b)、(c)依次为实施例1、实施例 2和实施例3的XRD图谱。
图2为3个实施例的荧光光谱;图中的(a)、(b)、(c)依次为实施例1、实施 例2和实施例3的荧光光谱。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理工大学,未经浙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2973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