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治疗颈椎病疼痛的中药膏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29544.7 | 申请日: | 2016-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632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姜晓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姜晓红 |
主分类号: | A61K36/714 | 分类号: | A61K36/714;A61K9/70;A61P19/08;A61P29/00;A61K31/045;A61K35/6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4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治疗 颈椎病 疼痛 药膏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传统草药的未确定结构的医用配制品,具体地说一种用于治疗颈椎病疼痛的中药膏。
背景技术
颈椎病,又叫局部型颈椎病,影像学检查上不一定有表现,或者仅有有生理曲度的变化,但患者具有头部、肩部、颈部、背部的酸胀疼痛以及相应的压痛点,中医学理论将颈型颈椎病归入“骨痹”、“头风”、“项背强”的范围,在《素问·痹论》有:“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治疗颈椎病目前常用疗法有三种:一是物理方法,这种方法采用按摩、针灸、医疗器械牵引治疗等,这种方法只适用于症状轻微的患者,且治后也容易复发;二是手术治疗,这种治疗费用高、风险大,治疗比较痛苦,患者难以接受;三是药物治疗,包括西医治疗和中医治疗,现在中药治疗颈椎病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中药治疗颈椎病见效快、治愈率高、不易复发,取得大多数患者的认可,采用中药外治的疗法受到关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的技术不足,根据中医理论,通过数年的药物筛选和反复临床验证,提供一种配伍合理,药源广,成本低,疗效显著,无副作用的一种用于治疗颈椎病疼痛的中药膏。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治疗颈椎病疼痛的中药膏,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物组成的:白芥子25-35g,桑寄生25-35g,草乌15-25g,独活15-20g,艾叶25-30g,皂角刺25-35g,檀香5-15g,桑叶25-35g,菟丝子25-35g,冰片5-15g,蜂蜡15-20g,麻油300-350g;制备方法:取檀香、冰片粉碎成最细粉备用;取草乌、独活、皂角刺、白芥子、艾叶、桑寄生、菟丝子放入沸麻油锅内,文火炸枯,捞出药渣,取蜂蜡热熔,加入油中继续熬15~20分钟,过滤后倾入容器,搅拌冷却至50℃左右,将檀香、冰片粉缓缓加入,搅拌至凉透成膏,取药膏均匀涂于摊布上制成膏药,每10克一贴。
本发明中的白芥子【性味】辛,温。【归经】入肺、胃经。【功能主治】利气豁痰,温中散寒,通络止痛。治痰饮咳喘,胸胁胀满疼痛,反胃呕吐,中风不语,肢体痹痛麻木,脚气,阴疽,肿毒,跌打肿痛。桑寄生【性味】苦、甘,平。【归经】归肝、肾经。【功能主治】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安胎元。用于风湿痹痛,腰膝酸软,筋骨无力,崩漏经多,妊娠漏血,胎动不安;高血压。草乌【性味】辛、苦,热【归经】归心、肝、脾、肾经【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温经止痛。主治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及麻醉止痛。独活【性味】辛、苦,微温【归经】归肾、膀胱经【功能主治】祛风除湿,痛痹止痛。主治风寒湿痹,腰膝酸痛,手脚挛痛,慢性气管炎,头痛,齿痛等病症。艾叶【性味】辛、苦,温;有小毒。【归经】归肝、脾、肾经。【功能主治】散寒止痛,温经止血。用于少腹冷痛,经寒不调,宫冷不孕,吐血,衄血,崩漏经多,妊娠下血;外治皮肤瘙痒。醋艾炭温经止血。用于虚寒性出血。皂角刺【性味】温;辛;【归经】归肝、胃经。【功能主治】消肿托毒,排脓,杀虫。用于痈疽初期或脓成不溃;外治疥癣麻风。檀香【性味】温;辛。【归经】归脾、胃、心、肺经。【功能主治】行气温中,开胃止痛。用于寒凝气滞,胸痛,腹痛,胃痛食少;冠心病,心绞痛。桑叶【性味】苦甘,寒。【归经】入肺、肝经。【功能主治】祛风清热,凉血明目。治风温发热,头痛,目赤,口渴,肺热咳嗽,风痹,瘾疹,下肢象皮肿。菟丝子【性味】辛甘;平【归经】肝;肾;脾经【功能主治】补肾益精;养肝明目;固胎止泄。主治腰膝酸痛;遗精;阳痿;早泄;不育;消渴;淋浊;遗尿;目昏耳鸣;胎动不安;流产;泄泻。冰片【性味】辛、苦,微寒。【归经】归心、脾、肺经。【功能主治】开窍醒神,清热止痛。用于热病神昏、痉厥,中风痰厥,气郁暴厥,中恶昏迷,目赤,口疮,咽喉肿痛,耳道流脓。蜂蜡【性味】味甘;淡;性平【归经】脾;胃;大肠经【功能主治】解毒;生肌;止痢;止血;定痛。主治痈疽发背,溃疡为敛;急心痛;下痢脓血;久泻不止;胎动下血;遗精;带下。麻油【性味】甘,凉。【归经】:入手阳明经。【功能主治】润燥通便,解毒,生肌。治肠燥便秘,蛔虫、食积腹痛,疮肿,溃疡,疥癣,皮肤皲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姜晓红,未经姜晓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2954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中药
- 下一篇:治狭窄性腱鞘炎的中药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