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蒸汽机械增压可再生脱硫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29183.6 | 申请日: | 2016-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8860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8 |
发明(设计)人: | 朱智颖;袁爱武;吴桂荣;张军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14 | 分类号: | B01D53/14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43113 | 代理人: | 卢宏,周栋 |
地址: | 410011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蒸汽 机械 增压 再生 脱硫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蒸汽机械增压可再生脱硫系统。
背景技术
可再生脱硫领域目前应用较多的是柠檬酸法、离子液法和有机胺法等湿式脱硫工艺,这些方法中吸收溶液的有效成分虽然各不相同,但他们的工作原理几乎一样,都是在低温段高效地吸收烟气中SO2并形成缓冲溶液,在高温段将SO2以混合水蒸气的方式解吸出来,通过冷凝除去混合的水蒸气之后剩余的高浓度SO2气体可用于制酸系统或直接压缩储存备用。解吸过程都是采用生蒸汽通过再沸器加热溶液,在特定温度下使SO2脱离出缓冲液。其缺点是解吸SO2的同时需要蒸发出大量的水蒸气,解吸完成时SO2只占混合气的5%左右,其余95%都是水蒸气,而要分离出SO2又要将这95%的水蒸气冷凝成饱和水(采用循环冷却水冷却),整个过程能量的消耗几乎都在于水蒸气的蒸发和水蒸气的冷凝上。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利用全部水蒸气的冷凝潜热,不消耗生蒸气和循环冷却水就能完成解吸过程,同时考虑到溶液的解吸温度较高,还要替代给SO2缓冲液升温至解吸温度所需的生蒸气耗量,提供了一种蒸汽机械增压可再生脱硫系统。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所述蒸汽机械增压可再生脱硫系统,它包括SO2吸收塔,所述SO2吸收塔底部富液出口与富液输送泵入口连接;所述富液输送泵出口与一级贫液加热器第一入口连接;所述一级贫液加热器第一出口与贫富液换热器第一入口连接;所述贫富液换热器第一出口与二级贫液加热器第一入口连接;所述二级贫液加热器第一出口与SO2解吸塔热水入口连接;所述SO2解吸塔顶部出口与蒸汽机械增压系统连接;所述蒸汽机械增压系统与MVR再沸器连接;所述SO2解吸塔下部出口与MVR再沸器顶部入口连接,所述MVR再沸器底部出口与SO2解吸塔下部入口连接;所述MVR再沸器下部出口与二级贫液加热器第二入口连接;所述二级贫液加热器第二出口与一级贫液加热器第二入口连接;所述一级贫液加热器第二出口与气液分离器入口连接;所述气液分离器出口与冷凝水输送泵入口连接;所述冷凝水输送泵出口与蒸汽机械增压系统连接;所述SO2解吸塔底部出口与贫液输送泵入口连接;所述贫液输送泵出口与贫富液换热器第二入口连接;所述贫富液换热器第二出口与贫液冷却器入口连接;所述贫液冷却器出口与SO2吸收塔上部进口连接。
优选地,所述蒸汽机械增压系统为单级压缩系统,包括一级MVR压缩机;所述SO2解吸塔顶部出口与一级MVR压缩机入口连接;所述一级MVR压缩机出口与一级蒸汽冷却器入口连接;所述一级蒸汽冷却器出口与气体饱和增湿罐入口连接;所述气体饱和增湿罐出口与MVR再沸器上部入口连接;所述冷凝水输送泵出口与气体饱和增湿罐顶部喷淋入口连接,所述冷凝水输送泵出口还与一级蒸汽冷却器冷侧入口连接,所述一级蒸汽冷却器冷侧出口与SO2解吸塔上部入口连接。所述一级MVR压缩机设置防喘振旁路;所述防喘振旁路上设置防喘振阀;所述一级蒸汽冷却器设置进出口调节旁路;所述进出口调节旁路上设置调节阀。所述一级MVR压缩机出口处设置安全阀;所述气体饱和增湿罐顶部喷淋入口处设置增湿水调节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2918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