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发热装置的健身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29006.8 | 申请日: | 2016-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577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5 |
发明(设计)人: | 周爱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爱群 |
主分类号: | A61H15/02 | 分类号: | A61H15/02;A61N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31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发热 装置 健身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按摩器,尤其涉及一种适于对颈部和肩部进行按摩的具有发热装置的健身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相应的社会节奏和工作压力也随之增大,人们需要放松自己来缓减工作的压力和身心的疲惫,因此各种人体保健器械走入大众家庭。
目前,对于人体的颈部和肩部的按摩主要有人为按摩和机械按摩,人为按摩即为人工劳动,其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按摩质量上很难得到保证,而且需要到指定的服务场所,且还需要有专业的人士方可,不能随时随地的按摩;而对于机械按摩,现有的按摩器的按摩方式过于单调,其主要体现如下:
1.只是单靠震动或按摩头的转动来实现按摩,无其它的模仿人体按摩的热疗保健装置。
2.一个装置只能对单一部位进行按摩,如需要对多个部位进行按摩时,需要增加相应的按摩装置,这样使得结构复杂,且增加了制造成本。
3.按摩装置缺乏美感,使人在放松的时候难于融入放松的氛围,不能很好的实现对人体放松的作用。
4.不能很好地实现基本按摩手法的效果且按摩工作时欠柔和,达不到模仿人工按摩的效果。
因此,急需一种既可发热又可旋转,并可对颈部和肩部进行按摩的赋予美感的具有发热装置的健身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既可发热又可旋转,并可对颈部和肩部进行按摩的赋予美感的具有发热装置的健身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具有发热装置的健身装置,安装于背垫上并与电源电性连接,所述具有发热装置的健身装置包括一对按摩器,该对按摩器可旋转并对称的安装在背垫上,每一按摩器均包括外壳及安置于上述外壳内的马达、齿轮组、发热装置及按摩转盘,所述齿轮组连接于所述马达和按摩转盘之间,所述按摩转盘突出于外壳上,所述马达通过齿轮组驱动所述按摩转盘转动,所述发热装置位于上述按摩转盘之下,所述马达和发热装置与所述电源电性连接。
较佳地,所述外壳包括底壳及上壳,所述马达及齿轮组容置于所述底壳内,所述上壳盖于底壳之上,所述上壳具有容置槽,所述发热装置容置于所述容置槽内,所述按摩转盘盖于发热装置之上。
较佳地,所述齿轮组包括蜗杆、双联的蜗轮齿轮、齿轮传动轴及双联齿轮,所述双联的蜗轮齿轮、齿轮传动轴及双联齿轮均分别可转动地安装于外壳内,所述双联的蜗轮齿轮具有蜗轮端和第一齿轮端,所述齿轮传动轴具有传动轴端及围绕所述传动轴端的第二齿轮端,所述双联齿轮由大小不同的第三齿轮端及第四齿轮端组成,所述蜗杆一端与马达连接,另一端与双联的蜗轮齿轮的蜗轮端啮合,所述双联的蜗轮齿轮的第一齿轮端与所述双联齿轮的第三齿轮端啮合,所述第四齿轮端与所述齿轮传动轴的第二齿轮端啮合,所述齿轮传动轴的传动轴端与所述按摩转盘连接,
较佳地,每一按摩器还包括环形的压圈,所述压圈罩于按摩转盘上,并固定于外壳之上,上述压圈使得既能保护按摩转盘的转动不受外界的干扰,也稳固了按摩转盘与齿轮传动轴的连接。
本发明和现有技术相比,由于兼具可转动的对人体进行按摩的按摩转盘及可进行热疗的发热装置为一体,且通过旋转可以选择对颈部或肩部进行按摩,使得按摩转盘在转动中发热装置会持续地对其供热,这样不但可以对人体肌肉进行按摩,还可以进行热疗,使得这种按摩机构能产生非常好的模仿人工按摩的效果,克服了当前按摩器的按摩方式单一且模仿人工按摩效果差的缺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具有发热装置的健身装置与背垫的连接且处于按摩肩部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2为图1沿箭头方向旋转后处于按摩颈部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具有发热装置的健身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具有发热装置的健身装置处于按摩肩部的状态的示意图,本发明具有发热装置的健身装置包括一对按摩器1,该对按摩器1分别通过旋转连接件3可旋转并对称的安装于背垫2上,并与外界电源电性连接,沿箭头方向旋转本发明具有发热装置的健身装置到图2所示的位置,即可用于按摩颈部,具体结构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爱群,未经周爱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2900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