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重金属废水的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28764.8 | 申请日: | 2016-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6885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1 |
发明(设计)人: | 孙玉红;司崇殿;韩红;刘广军;周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宁学院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C02F101/20 |
代理公司: | 济宁宏科利信专利代理事务所 37217 | 代理人: | 樊嵩 |
地址: | 272000 山东省济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重金属吸附剂 重金属废水 流出液 震荡 上清液 大孔阳离子交换树脂 醋酸纤维素膜 大孔吸附树脂 固液分离 碱性溶液 反渗透 还原剂 络合剂 重金属 活化 去除 加热 沉淀 废水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重金属废水的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重金属吸附剂加入到含重金属废水中,充分搅拌或震荡2‑5h;离心分离重金属吸附剂或静置待重金属吸附剂沉淀后得上清液;2)向步骤1)的上清液中加入络合剂,充分搅拌或震荡1‑3h;加入还原剂,充分搅拌或震荡1‑3h;用碱性溶液调节pH值至8‑12,加热至60‑80℃,充分反应2‑3h,进行固液分离;3)步骤2)所得液体经过活化的CD‑180大孔吸附树脂,流出液经过D61大孔阳离子交换树脂,收集流出液;4)使步骤3)所得的流出液在0.5‑2MPa的压力下通过一层反渗透醋酸纤维素膜,即得。该方法能够显著的降低了废水中目标重金属的含量,去除率均达90%以上,并且本发明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废水的处理方法,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含重金属废水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重金属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通过地下水循环和土壤迁移,造成人类饮用水和食物的污染,严重危害人类的生存环境和生命安全,同时,作为不可再生资源,也造成了重金属资源的流失和浪费。因此,工业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合理回收和资源化利用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能源、环保与经济问题之一。
目前,含重金属的工业废水的处理思路主要是分离–回收–再利用(Remove–Recovery–Reuse,简称3R)。对重金属离子的分离和回收主要采用化学沉淀、溶剂萃取、离子交换,其他方法如吸附、膜分离、电解以及膜生物反应器等方法也有报道和研究。化学沉淀法是最早广泛采用的分离重金属离子的方法,主要是在碱性条件下生成氢氧化物沉淀,或者引入硫源生成硫化物沉淀。这种方法操作简便、成本低,但最大的缺点在于即由此产生的沉淀物(电镀污泥)的处理。电镀污泥处理不当会造成对水体和土壤的二次污染,危害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第二种研究较多的方法是溶剂萃取技术,利用重金属离子在两种不混溶的溶剂中溶解度或分配比的不同来达到分离、提取或纯化的目的。这种方法是液液接触,可连续操作,分离效果较好。然而溶剂在萃取过程中的流失和再生过程中能源消耗大,使这种方法存在一定局限性,应用受到很大的限制。离子交换法是重金属离子与离子交换剂进行交换,达到去除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方法。常用的离子交换剂有阳离子交换树脂、阴离子交换树脂和螯合树脂等。几年来,国内外学者就离子交换剂的研制开发展开了大量的研究工作。随着离子交换剂的不断涌现,在电镀废水深度处理、高价金属盐类的回收等方面,离子交换法越来越展现出其优势。离子交换法是一种重要的电镀废水治理方法,处理容量大,出水水质好,可回收重金属资源,对环境无二次污染,但离子交换剂易氧化失效,再生频繁,操作费用高。
发明内容
为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一种含重金属废水的处理方法,该方法采用了特定的吸附剂以及络合剂,并且采用了阳离子交换法以及发渗透膜过滤法等多种技术,能够显著的降低了废水中目标重金属的含量,去除率均达90%以上,能够显著提高水质。
具体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含重金属废水的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 将重金属吸附剂加入到含重金属废水中,充分搅拌或震荡2-5h;离心分离重金属吸附剂或静置待重金属吸附剂沉淀后得上清液;
2)向步骤1)的上清液中加入络合剂,充分搅拌或震荡2-3h;再加入还原剂充分搅拌或震荡2-3h;然后用碱性溶液调节pH值至8-12,加热至60-80℃,充分反应2-5h,进行固液分离;
3)步骤2)所得液体经过活化的CD-180大孔吸附树脂,流出液经过D61大孔阳离子交换树脂,收集流出液;
4)使步骤3)所得的流出液在 0.5-2MPa 的压力下通过一层反渗透醋酸纤维素膜,即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宁学院,未经济宁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2876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