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交叉层积材结构及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27930.2 | 申请日: | 2016-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7373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9 |
发明(设计)人: | 胡传双;古今;涂登云;廖宇超;胡芳园;云虹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7D1/04 | 分类号: | B27D1/04;B27D1/06;B27D1/08;B32B7/12;B32B3/22;B32B3/14;B32B21/13 |
代理公司: | 广东广信君达律师事务所 44329 | 代理人: | 杨晓松 |
地址: | 510642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交叉 层积 结构 制造 方法 | ||
1.一种交叉层积材,所述交叉层积材至少由三层材料复合而成,分别为位于上层的第一表层、中层的芯层、以及位于下层的第二表层,所述第一表层、芯层和第二表层之间通过胶水固定,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层、芯层和第二表层均由指接板构成,所述第一表层和第二表层的指接板均由竖直方向拼接、水平方向粘合的木条构成;
所述芯层的指接板由水平方向拼接、竖直方向粘合的木条构成;
所述木条的端部设有用于连接的指型齿、以及释放应力的应力释放槽;所述指型齿为锯齿状,从木条的一侧贯穿至另一侧;所述应力释放槽所在的平面穿过木条的髓心,从木条的一侧表面延伸至髓心;
所述木条的厚度为16毫米至51毫米,宽度为30毫米至60毫米,长度为300毫米至800毫米之间;
该交叉层积材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步骤S1:选取合适的原木尺寸并进行截断;
步骤S2:对原木进行打圆处理,得到圆材;
步骤S3:根据圆材的尺寸在两端分别开制应力释放槽;
所述步骤S3中开制长度为圆材长度10%的应力释放槽,应力释放槽的长度L最长不超过10厘米,深度D为圆材的半径,宽度W在2毫米至4毫米之间;
步骤S4:采用两段干燥法对圆材进行干燥;
步骤S5:对圆材进行开料处理,得到木条;
步骤S6:在木条的端部进行梳齿处理,得到带有指型齿的木条,将其拼接成指接板;
步骤S7:将指接板组胚;
步骤S8:将叠加的指接板压合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叉层积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层、第二表层的应力释放槽数量不超过20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叉层积材,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选用原木直径为8.5厘米至12.5厘米;所述步骤S2中打圆后圆材直径为8厘米至12厘米,长度为600毫米至1200毫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叉层积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的两段干燥法是首先在大气条件下将圆材自然干燥至含水率为30%至55%;然后在温度50℃至70℃,相对湿度40%至90%条件下,进行周期为6天至10天的窑内干燥处理,将圆材干燥至含水率为8%至1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叉层积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中,先将圆材沿平行于应力释放槽深度方向下锯定厚,再根据木条不同宽度调整锯片之间的距离,沿垂直于应力释放槽深度方向下锯,同时保留应力释放槽,并将木条截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叉层积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6中,在设有应力释放槽的木条上沿平行于应力释放槽深度方向梳齿,其他木条沿平行于木条宽度方向梳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叉层积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7中,设有应力释放槽的木条通过拼接和粘合组成胚板,且应力释放槽均匀分布在胚板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农业大学,未经华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2793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低施胶量环保混凝土模板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木材切割用定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