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聚合物驱采油的聚丙烯酰胺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27156.5 | 申请日: | 2016-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4207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7 |
发明(设计)人: | 孟红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胜利油田盛嘉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F220/56 | 分类号: | C08F220/56;C08F220/28;C08F220/34;C09K8/588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1 | 代理人: | 李宏伟 |
地址: | 257237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聚合物 采油 聚丙烯酰胺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聚合物驱采油的聚丙烯酰胺的制备方法,属于高分子技术领域。步骤:将阳离子单体、丙烯酰胺、三羟甲基甲胺、表面活性剂和水混合均匀,再向混合溶液中通入氮气;加入引发剂,升温,保持反应,降温,在混合物中加入丙烯酸羟乙酯、二甲基氯硅烷,再调节反应体系的pH,升温,保持反应,结束后将所得的胶状产物取出,经切割、干燥、造粒、筛分,获得聚丙烯酰胺产品。本发明通过调节改性的聚丙烯酰胺在聚合时的单体反应顺序,先由阳离子单体与丙烯酰胺发生部分聚合,再由丙烯酸羟乙酯和二甲基氯硅烷继续进行聚合反应,可以使制备得到的改性聚丙酰胺具有对高离子浓度的溶液中增黏度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聚合物驱采油的聚丙烯酰胺的制备方法,属于高分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我国石油消费量高速增长,一跃成为世界第三大石油消费国,并且石油进口依存度迅速上升,2009年已超过50%。石油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能源,其地下蕴藏量十分有限。在目前的水驱条件下,石油的采收率仅为35%~45%,也就是说,水驱结束后尚有大部分原油残留在地下。如何最大限度地采出地下剩余的原油,已成为石油工业的一个重要的任务。“发展西部、稳定东部”是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战略,提高东部油田高含水后期的地下原油采收率是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战略中稳定东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提高采收率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对于实施我国石油工业的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目前我国多数油田已进入二次采油后期,综合采油率只有30%,因而通过技术手段对油田进行三次采油成为油田稳产的主要措施之一。作为我国三次采油主力的大庆油田和胜利油田三次采油产油量逐年上升,2009年已分别占其当年原油产量的25%和12.4%。在石油开采中,聚丙烯酰胺主要用于钻井泥浆材料以及提高采油率等方面,广泛应用于钻井、完井、固井、压裂、强化采油等油田开采作业中,具有增粘、降滤失、流变调节、胶凝、分流、剖面调整等功能。目前我国油田开采已经步入中后期,为提高原油采收率,目前主要推广聚合物驱油和三元复合驱油技术。通过注入聚丙烯酰胺水溶液,改善油水流速比,使采出物中原油含量提高。
CN103739758A公开一种油田用聚丙烯酰胺的制备方法,取质量浓度为23~30%的丙烯酰胺水溶液,加入助溶剂搅拌混合均匀,加入酸调节PH值为6~7,降温至2~5℃,通入氮气驱除体系中的氧气,当体系含氧量小于0.001%时,依次加入偶氮引发剂、络合剂、高效链转移剂、还原剂、氧化剂,体系反应后密闭封口,80℃水浴保温1~2h,取出胶体绞碎后加入无机碱,在70~90℃下水解1~2h,最后胶体经烘干、粉碎制得油田用高分高粘聚丙烯酰胺。CN104448121A公开了一种聚丙烯酰胺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1)配制丙烯酰胺和耐温抗盐单体水溶液,用无机碱性化合物调节pH至5-10;(2)向丙烯酰胺和耐温抗盐单体水溶液中加入分子量调节剂;(3)在水溶液聚合条件下,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将引发体系与丙烯酰胺和耐温抗盐单体水溶液接触,得到聚合物凝胶。(4)将聚合物凝胶进行一次造粒、水解、二次造粒、干燥、粉碎和筛分。但是上述的聚丙烯酰胺在高矿化度的回注水中的增黏效果不佳,影响了其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超高分子量的聚丙烯酰胺在高含盐的回注水中增黏效果不好的问题,通过对聚丙烯酰胺进行改性,使其应用油田聚合物驱采油回注水时可以提高采油效率。
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聚合物驱采油的聚丙烯酰胺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1步、按重量份计,将阳离子单体5~10份、丙烯酰胺120~200份、三羟甲基甲胺5~10份、表面活性剂5~10份和水1000~4000份混合均匀,再向混合溶液中通入氮气(防止氧化);
第2步、在第1步得到的混合物中加入引发剂0.5~1份,升温至50~70℃,保持反应10~20分钟,以5℃/min的速率降温至5~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胜利油田盛嘉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胜利油田盛嘉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2715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