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门禁不间断电源供电控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26780.3 | 申请日: | 2016-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530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黄华林;张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比善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成都金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8 | 代理人: | 袁英 |
地址: | 61004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门禁 不间断电源 供电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门禁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门禁不间断电源供电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现代门禁系统中,各功能模块由充电电池提供电源,虽随着电池技术的不断发展,充电间隔越来越长,但随着门禁系统智能化步伐不断加快,单一的电池供电方式在功能模块扩展上形成了巨大的掣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安全稳定的门禁不间断电源供电控制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门禁不间断电源供电控制系统,包括主电源检测模块、供电控制模块、充电电池和电池充电模块,主电源的一路输出端直接与门禁系统负载相连,另一路输出端依次通过主电源检测模块、供电控制模块和充电电池与门禁系统负载连接,主电源检测模块的信号输出端还分别与门禁系统负载及无线通讯模块连接;主电源检测模块用于检测主电源,当检测到主电源断电或不稳定时,由供电控制模块控制充电电池为门禁系统负载供电,同时门禁系统负载进入低功耗模式;当检测到主电源断电时间超过时间阈值时,主电源检测模块控制门禁系统负载进入休眠模式,并将相应信息通过无线通讯模块发送至预先绑定的移动终端上;当检测到主电源正常时,直接由主电源为门禁系统负载供电,同时通过电池充电模块为充电电池充电,电池充电模块用于为充电电池充电,同时用于检测充电电压,当检测到主电源高于预设电压阈值时自动切断与主电源的连接,并生成高压告警信息,通过无线通讯模块将该高压告警信息发送至预先绑定的移动终端上。
门禁不间断电源供电控制系统,还包括用电信息检测单元,用电信息检测单元与门禁系统负载相连,用于检测门禁系统负载在开门、关门时的用电信息,从而提取门禁系统的开关门记录。
所述的供电控制单元还包括电池电量检测模块,电池电量检测模块与充电电池连接,电池电量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电池实时电量,当电量低于总量的30%时进行充电,当电量低于总量的20%时生成低电量告警信息,通过无线通讯模块将该低电量告警信息发送至预先绑定的移动终端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当主电源断电时由备用电池供电,当主电源正常时由主电源供电同时为电池充电,实现了稳定可靠的、不间断的门禁供电电源。
2)门禁电源系统具有开门关门记录功能,因使用外部电源进行供电,有且仅当门锁打开和关闭时会产生相应开关房门的用电信息,从而提取相应的开关门记录并存储,可供门禁管理员调取日志进行查看。
3)本发明有效解除了电池供电时需要经常更换电池的麻烦,并克服了门禁系统功能扩展时需要加大电池容量等一系列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系统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图1所示,门禁不间断电源供电控制系统,包括转换单元、供电控制单元、无线通讯模块和移动终端,所述的转换单元用于将220V市电转换为36V以下的直流电源。通常情况下,进门位置拥有墙体灯具开关,距门缘距离较近,且墙体开关盒内有较大的剩余空间,只需在开关盒腔体内安装转换单元,将市电220V交流电源转换为36V以下人体安全直流电源,符合门禁安全用电标准的电源。即使是装修完毕,也能在打开开关盒的情况下,将电源转换成安全电压后,通过导出口将导线导出,导出安全电压导线可以用作装饰物将之掩盖固定在墙体上。转换单元包括设置于墙体开关盒内的降压模块和整流模块,降压模块用于将220V市电降压为36V以下的安全电压,整流模块用于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整流模块对输出电流进行检测,当输出电流大于预设电流阈值时切断输出,降压模块的输入端与墙体开关盒内的220V市电相连,降压模块的输出端与整流模块连接,整流模块通过导出口将导线导出,导线导出转换后的直流电源,导出的导线穿过门缘并与门缘外侧设置的第一触片相连,门扇上设置有与第一触片相配合的第二触片,门扇打开时第一触片与第二触片分离,门扇关闭时第一触片与第二触片物理接触实现电气连接,第二触片与供电控制单元电气连接,供电控制单元与设置于门扇内的门禁系统负载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比善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比善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2678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