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制墙板的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26558.3 | 申请日: | 2016-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636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任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任松 |
主分类号: | B28B7/00 | 分类号: | B28B7/00;B28B15/00 |
代理公司: | 襄阳嘉琛知识产权事务所 42217 | 代理人: | 樊灵芬 |
地址: | 441705 湖北省襄***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制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预制墙板的生产方法,具体的是涉及用于预制房屋墙体的一种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预制墙板的主要方法有两种:一是立模预制,就是将几块墙板的模具立起来合在一起,固定在模具车上,顶端是开放的口,混凝土从开口浇入;二是平模预制,就是在一钢制的平台上,装上外框,在框中放入钢筋等,然后浇筑混凝土,浇筑好的混凝土预制墙板再运到现场组装;上述两种方式都要有焊接坚固的钢制平板和外框,由于钢模在焊接和使用的过程中总会有一些扭曲误差,
其缺点是笨重,搬运麻烦,而且造价高,浇筑好的预制墙板运走后,才能浇筑下一块预制墙板,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的不足,而提出的一种设备简便,成本低浇筑效率高的预制墙板的生产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预制墙板的工艺步骤如下:
a、在一个水平基面上沿长度方向依次排列与预制墙板尺寸一致的外框模;
b、通过布料行车依次向外模框内浇筑水泥混凝土,制作预制墙板;
c、当第一层预制墙板浇筑完毕基本凝固后,在其表面上喷涂隔离剂,再在第一层预制墙板上面组装外模框,依次浇筑第二层、第三层预制墙板,预制墙板的层数最多为9层。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在外框模内制作预制墙板的工序是:首先在外框模内喷涂脱模剂,然后按设计放入预埋件,向外模框内浇筑第一层水泥混凝土,在第一层混凝土上铺放纤维网,向外模框内浇筑第二层水泥混凝土,在第二层混凝土上铺放保温层,向外模框内浇筑第三层水泥混凝土,在第三层混凝土上铺放纤维网,最后在纤维网上浇筑水泥砂浆并抹平磨光。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水平基面是水泥混凝土水平基面,水平基面的宽度大于预制墙板的高度。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水平基面是相互平行的两条水泥混凝土水平基面,在第一条和第二条水平基面上的外模框内交替浇筑预制墙板。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水平基面上喷涂脱模剂后再在上面组装外模框。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水平基面两个长边外侧设有轨道,轨道上设有布料行车,轨道的上方设有吊轨,吊轨上装有送料车,两条水平基面两个长边外侧的轨道通过摆渡车连接。
本发明利用墙板的高度是一样的,门窗的高度也是一样的这一特性,首先做一个很长的水泥混凝土水平基面,用定制的铝合金型材做为墙板的外框模,将外框模平放在水平基地上,紧挨着装成一长排;基面的两个长边外有轨道,通过轨道上的布料行车分层浇筑基面上的外模框,最后震动摸平;当第一排墙板浇筑完毕基本凝固后,喷涂隔离剂,在上面组装外模框再浇筑第二层及多层墙板。由布料行车的上方吊轨上的数控送料车,补充布料行车所需混凝土,省去了笨重昂贵的钢制平板模,本发明采用的水泥混凝土基面和铝型材外框模不需要焊接,只是钻孔安装,比钢模更精准稳定,因此本发明克服了已有技术中钢模在焊接和使用的过程中出现的扭曲误差,同时还省去了传统方法中复杂的运模流水线。因为本发明是多层浇筑,所以节省了空间,提高了设备利用率;由于本发明是整排模具一起浇筑的,而非传统的单独逐个浇筑,所以效率高,从整体上降低了投入,提高了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生产墙板场景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另外一种布局生产墙板场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任松,未经任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2655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泥混合容器
- 下一篇:高强型水泥地暖板生产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