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缸旋转式压缩机及具有其的制冷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610126075.3 | 申请日: | 2016-03-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049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 发明(设计)人: | 小津政雄;高斌;张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安徽美芝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4C23/00 | 分类号: | F04C23/00;F04C18/356;F04C29/12;F04C29/06;F04C29/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贾玉姣 |
| 地址: | 528333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压缩机 具有 制冷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冷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多缸旋转式压缩机及具有其的制冷系统。
背景技术
为了控制地球的温室效应等,可燃性冷媒碳化氢气体(R290和R600a等)还有超高 压冷媒的碳酸气体(CO2)等的自然冷媒采用受到关注。但是相对于碳化氢气体的燃烧安 全性以及碳酸气体中所需的高耐压性壳体的设计改善观点来看,封入冷媒量较少、壳体压 力低的壳体低压式旋转式压缩机的实用化被强烈期待。
相对于以往的壳体高压式压缩机,壳体低压式压缩机需要具备收纳从气缸压缩腔出来 的排气气体的密闭高压消声腔。现有技术中的壳体低压式压缩机为了构成高压消声腔和防 止气体泄漏,需要追加密闭用端板、固定螺栓和O形圈等。这些设计手段造成构造复杂、 成本增加,而且,配置低压消声器也困难。这些问题也是壳体低压式旋转式压缩机实用化 困难的主要原因。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多缸旋转式压缩机,降低了壳体低压式的多缸旋转式压缩机实 用化的难度。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多缸旋转式压缩机的制冷系统。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多缸旋转式压缩机,连通制冷系统低压侧的密闭的壳体中收纳了 压缩机构部和电机,所述压缩机构部包括:分别具备第1压缩腔和第2压缩腔的第1气缸 和第2气缸,所述第1气缸和所述第2气缸中分别设有第1滑片和第2滑片;位于所述第 1压缩腔和所述第2压缩腔之间的中隔板,所述中隔板内设有高压消声腔,所述第1压缩 腔的第1排气孔和所述第2压缩腔的第2排气孔分别与所述高压消声腔相连;设在所述第 1压缩腔和所述第2压缩腔的开孔端且与所述第1气缸和所述第2气缸分别结合的第1端 板和第2端板;在所述第1压缩腔和所述第2压缩腔中分别进行偏心旋转的第1活塞和第 2活塞;驱动所述第1活塞和所述第2活塞旋转的曲轴;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第1排气孔 和所述第2排气孔的排气装置。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多缸旋转式压缩机,通过在中隔板内设置高压消声腔,从而设计 简单、部件数量少,降低了壳体低压式的多缸旋转式压缩机实用化的难度,同时还可以降 低排气噪音。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1端板和所述第2端板分别具备成为所述第1压缩 腔和所述第2压缩腔的低压气体通道的低压消声器。
进一步地,多缸旋转式压缩机还包括供油管,所述供油管的两端分别与邻近所述电机 的所述低压消声器和所述壳体内的储油腔连通。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分别收纳所述第1滑片和所述第2滑片的后端部的第1滑 片腔和第2滑片腔与所述高压消声腔连通,所述第1滑片腔和所述第2滑片腔中的其中一 个内设有对相应的滑片施压的滑片弹簧。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排气装置设在所述高压消声腔内,所述排气装置包括 两个排气板和弹簧,所述两个排气板分别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第1排气孔和所述第2排气 孔,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两个排气板相连以常驱动所述两个排气板关闭所述第1排 气孔和所述第2排气孔。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曲轴的伸出所述电机的端部固定有油分离板。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制冷系统,包括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多缸旋转式压缩机。
进一步地,对所述高压消声腔开孔的排气管与所述壳体外侧具备的油分离器相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多缸旋转式压缩机设在制冷系统中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所示的多缸旋转式压缩机的部分剖面图;
图3为图1中X1-X2方向的剖面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多缸旋转式压缩机设在制冷系统中的示意图,其中多缸旋 转式压缩机为图3中Z1-Z2方向的剖面图。
附图标记:
多缸旋转式压缩机1、壳体2、储油腔9、润滑油8、吸入管3、排气管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安徽美芝精密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安徽美芝精密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2607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抑垢电加热器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用于系统间切换的方法和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