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氨酯物流输送带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25897.X | 申请日: | 2016-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6812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6 |
发明(设计)人: | 涂木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艾艾精密工业输送系统(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15/34 | 分类号: | B65G15/34;B29D29/06;B32B27/40;B32B27/36;B32B27/02;B32B27/04;B32B27/08;B32B27/14;B32B3/06;B32B33/00;B32B37/02;B32B38/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上海市闸北区万***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氨酯 物流 输送带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聚氨酯物流输送带,其特征在于,包括中间骨架织物层和耐磨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膜表层,所述中间骨架织物层经聚氨酯胶液浸渍处理,中间骨架织物层为双经编造聚酯纤维基布;所述聚氨酯胶液的固形物含量为15%~45%,聚氨酯胶液在23℃条件下,B型粘度为2000-7000mPa·s;所述聚氨酯胶液中固化剂添加量为3%~6%,聚氨酯胶液固化交联后表面邵氏硬度为80A~90A;所述耐磨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膜表层的表面邵氏硬度为85A~95A,厚度为0.1~0.4mm;聚氨酯物流输送带(1)为开口输送带,接头方式为钢扣植绒接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氨酯物流输送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配制浸渍聚氨酯胶液:搅拌至聚氨酯胶粒完全溶解,加入3%~6%的固化剂,按需求加入颜料再次搅拌至颜料完全分散,备用;
2)将双经轴编织而成的聚酯纤维基布进行预定型处理;
3)将步骤2经预定型处理后的聚酯纤维基布充分浸渍在步骤1制得的聚氨酯胶液中,浸渍完成后,将聚酯纤维基布用轧辊将多余的聚氨酯胶液压掉;
4)将步骤3中浸渍有聚氨酯胶液的聚酯纤维基布置于双辊挤压机中,重复挤压2~4次,将聚氨酯胶液充分挤压进聚酯纤维基布中;
5)将步骤4制得的聚氨酯物流输送带预成品进行红外加热,待烘干定型处理结束后,将挤出机挤出的TPU薄膜贴合在聚氨酯物流输送带预成品的表面,然后用多辊进行挤压定型、背面打磨、收卷,制得聚氨酯物流输送带(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氨酯物流输送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烘干定型处理的条件为:温度控制为120~150℃,张力控制为1500~2000N,烘干定型时间控制为2~5min。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氨酯物流输送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的轧辊为硅胶轧辊或不锈钢辊或橡胶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氨酯物流输送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所述聚氨酯物流输送带(1)接头处进行机械打扣,与钢扣(3)衔接,钢扣(3)压平处理,钢扣(3)接头处厚度与聚氨酯物流输送带(1)厚度一致;
2)所述聚氨酯物流输送带(1)与钢扣(3)接头处双面覆膜,薄膜为厚度为0.1~0.4mm的TPU薄膜;
3)在TPU薄膜上进行机械植绒处理制成植绒层,得到聚氨酯物流输送带成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艾艾精密工业输送系统(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艾艾精密工业输送系统(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2589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上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集装箱装、卸货的中转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B65G 运输或贮存装置,例如装载或倾斜用输送机;车间输送机系统;气动管道输送机
B65G15-00 具有环形载荷输送表面的输送机,即带式或类似的连续构件,牵引力是由除相似形状的环形驱动元件外的装置传递的
B65G15-02 . 用于在圆弧形内输送
B65G15-04 . 载荷装在环形表面的下部滑道上
B65G15-06 . 有安置在同一平面内并互相平行的环形表面的相反运动的部分
B65G15-08 . 载荷运送表面由凹形的或管状带构成,如构成槽形带
B65G15-10 . 包含有两个或多个协同操作的有纵向平行轴线的,或许多平行元件的环形表面,如绳索限定的环形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