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湿法混合制粒机的搅拌轴密封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125160.8 | 申请日: | 2016-03-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7179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 发明(设计)人: | 邵天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长峰金鼎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J2/00 | 分类号: | B01J2/00;B01J2/10;F16J15/32;F16J15/3284;F16J15/4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41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湿法 混合 制粒机 搅拌 密封 系统 | ||
公开了一种用于湿法混合制粒机的搅拌轴密封系统,包括: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本发明通过设置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和进气排水管,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气密封密封效果不好的缺点;优选地,本发明在下端盖上设置与气源连接的进气排水管,通过进气排水管往密封腔内通入压缩气体,能够使得搅拌桨密封圈在破损的情况下形成气密封的效果,进一步提高了密封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轴密封装置的改进,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湿法混合制粒机的搅拌轴密封系统。
背景技术
以下对本发明的相关技术背景进行说明,但这些说明并不一定构成本发明的现有技术。
湿法混合制粒机是医药工业片剂生产中对药粉、淀粉、粘合剂等进行湿法混合制粒的专用设备。也适用于食品、化工的粉状物料混合与制粒。对于制粒机来说,由于进入的物料和水的混合物可能是酸性,可能是碱性,制粒机的清洗工作是必须的,一旦清洗不干净会污染物料,严重的话可能会导致物料的报废,故制粒机清洗必须干净且无残留,如果结构上带有死角,生产过程中物料、水等进入死角内,将无法清洗干净,湿法混合制粒机一般包括基座、缸体、搅拌系统、和制粒系统,搅拌系统由搅拌传动装置、搅拌桨以及密封装置组成,由于传统搅拌系统的密封装置结构较为复杂,容易出现清洗死角,并且密封效果也不好,在搅拌系统转动工作时缸体内的原料还是容易进入密封装置,随着原料杂质在密封装置内堆积,对转动的搅拌系统间的密封装置磨损越快,并且在每次加工不同的材料之前要对整个湿法混合制粒机进行清洗,包括缸体内的搅拌系统以及搅拌系统的密封机构也需要清洗,传统的搅拌系统在清洗时,需要将搅拌桨从搅拌传动装置上拆下,才能露出密封装置,并对密封装置进行清洗,对于较大型的湿法混合制粒机,其装备的搅拌桨也是较大并且较重的,拆下清洗再重新装上使用都需要借助起吊设备,较为不方便,影响清洗效率。
现有技术中,湿法混合制粒机的搅拌轴的密封普遍采用的是气密封。湿法混合制粒机在混合制粒过程中,由于搅拌桨的作用,物料在物料锅内分布并不均匀,导致气密封处的气量分布也不均匀,密封效果不好,造成了部分物料可以进入到密封腔内,一方面可能引起物料交叉污染,不符合GMP的要求,另一方面密封腔内的物料越积越多,可能导致搅拌轴抱死的现象。气密封压力通常大于0.4MPa,耗气量较大,浪费能源。气密封的清洁采用注水清洗,无法清洗干净。
因此,现有技术中存在对湿法混合制粒机的搅拌轴密封装置进行改进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湿法混合制粒机的搅拌轴密封系统,采用了接触式密封,提高了密封的可靠性,同时通过进气排水管往密封腔内通入压缩气体,能够使得搅拌桨密封圈在破损的情况下形成气密封的效果,进一步提高了密封的可靠性。
根据本发明的用于湿法混合制粒机的搅拌轴密封系统,包括:
第一密封圈,套设在搅拌桨中心体的下端,用于密封搅拌桨中心体下端的外侧与底孔内壁之间的间隙;
第二密封圈,设置在所述通孔内,用于密封搅拌轴与通孔内壁之间的间隙;
其中,湿法混合制粒机的物料锅下侧设置有底孔;物料锅的下端盖从所述底孔的下方伸入所述底孔,搅拌桨中心体的下端从所述底孔的上方伸入所述底孔;所述下端盖上设置有通孔,湿法混合制粒机的搅拌轴的上端穿过所述通孔和所述底孔与搅拌桨中心体的下端固定连接。
优选地,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之间形成密封腔;所述搅拌轴密封系统进一步包括:
进气排水管,设置在所述下端盖上,其一端与所述密封腔连通,另一端与气源连接;
气源,用于提供压缩气体。
优选地,第一密封圈的内圈与搅拌桨中心体下端的外侧过盈配合,用于对第一密封圈进行周向定位;搅拌桨中心体下端的外侧设置有第一定位单元,用于对第一密封圈进行轴向定位。
优选地,第一定位单元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长峰金鼎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长峰金鼎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2516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固体原料液化装置及工艺流程
- 下一篇:一种蛋白基表面活性剂的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