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机器人快速连接方法及机器人在审
| 申请号: | 201610124851.6 | 申请日: | 2016-03-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731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 发明(设计)人: | 鲁春阳;张晓龙;庞作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未来伙伴机器人有限公司;上海能力风暴机器人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5B19/04 | 分类号: | G05B19/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张海英;林波 |
| 地址: | 200233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器人 快速 连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机器人快速连接方法及机器 人。
背景技术
机器人(Robot)是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装置。它既可以接受人类指挥,又 可以运行预先编排的程序,也可以根据以人工智能技术制定的原则纲领行动。
机器人领域中一个比较常见的问题就是如何快速、便捷地使机器人与PC机、 移动设备等握手连接,从而进行程序开发、在线调试、运行等操作。
传统的连接方案通常为USB、串口或者其他数据总线等,而这些方案通常存 在连接方式单一、需要安装驱动软件、多个设备共存时握手协议复杂等缺点。 同时因为线路的冗杂,无法在机器人运行时,及时进行调整或干预,使得机器 人控制和驱动较为不便。
随着越来越多的智能机器人设备具有蓝牙、WIFI等无线通信设备,无线连 接技术逐渐成为当前主流的连接方式,而无线连接也涉及到握手协议、设备ID 区分等问题,尤其是多个设备共存的时候,因此怎么高效快速的连接,成为本 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机器人快速连接方法,通过控制终端对设置在 机器人身上的图形码进行扫码的方法,连接机器人和控制终端,实现机器人和 控制终端的快速准确连接,既避免了线路冗余,又可多个机器人准确连接控制, 操作简便,控制更为灵活。
还提出了一种机器人,采用所述的机器人快速连接方法与控制终端进行连 接,既减少了线路接口的设置,同时又可准确高效的连接控制终端,且在机器 人运行时,也可进行无障碍控制。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机器人快速连接方法,通过控制终端对设置在机器人身上的图形码进 行扫码的方法,连接机器人和控制终端,通过控制终端对机器人进行控制。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优选方案之一,以机器人的通讯装置的ID制成可扫描图 形码,由控制终端扫描后,自动启动握手协议,并运行相应的控制程序。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优选方案之一,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确定图形码:以机器人的通讯装置的ID为机器人系统的通讯控制 ID,并以此ID生成图形码;
步骤2、显示图形码:将图形码设置在机器人身上;
步骤3、扫描图形码:通过控制终端对机器人身上的图形码进行扫描,并读 出通讯设备的ID,自动启动通讯设备和控制终端的握手协议,完成配对;
步骤4、运行控制单元:通过控制程序对机器人进行控制。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优选方案之一,步骤1中,所述机器人的通讯装置为内 置蓝牙或wifi设备。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优选方案之一,步骤1中,所述图形码可以是二维码或 者条形码。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优选方案之一,步骤2中,在机器人身上设置有显示屏, 所述显示屏上显示有图形码。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优选方案之一,步骤2中,将图形码打印出来,贴设在 机器人的外部。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优选方案之一,步骤4中,可通过控制终端在机器人的 芯片上进行程序编辑、调试或下载操作。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优选方案之一,所述控制程序为VJC软件。
一种机器人,采用所述的机器人快速连接方法与控制终端进行连接。
有益效果:通过控制终端对设置在机器人身上的图形码进行扫码的方法, 连接机器人和控制终端,实现机器人和控制终端的快速准确连接,既避免了线 路冗余,又可多个机器人准确连接控制,操作简便,控制更为灵活。所述机器 人既减少了线路接口的设置,同时又可准确高效的连接控制终端,且在机器人 运行时,也可进行无障碍控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机器人快速连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中:
1、机器人;2、控制终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1
传统的USB、串口或者其他数据总线连接方案存在连接方式单一、需要安装 驱动软件、多个设备共存时握手协议复杂等缺点。且线路的冗杂,无法对正在 运行的机器人1及时进行调整或干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未来伙伴机器人有限公司;上海能力风暴机器人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未来伙伴机器人有限公司;上海能力风暴机器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2485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厂秸秆灰对印染废水的吸附脱色方法
- 下一篇:纸托盘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