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农作物秸秆燃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610124634.7 | 申请日: | 2016-03-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950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 发明(设计)人: | 王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成 |
| 主分类号: | C10L5/40 | 分类号: | C10L5/40;C10L5/44;C10L9/10 |
| 代理公司: | 长春菁华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 22210 | 代理人: | 于晓庆 |
| 地址: | 131300 吉林省***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农作物 秸秆 燃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燃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农作物秸秆燃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使用的能源主要为煤炭、天然气、石油等非可再生资源,而这并不符合当今社会低碳环保的主流发展趋势,而风力发电、水利发电技术难度高,前期投入大,并且维护成本高;而我国北方农村在收割粮食后,大量秸秆被丢弃在田间或就地焚烧,不但造成了极大的能源浪费,还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污染,而直接将秸秆直接燃烧作为能源,不但运输、储存不方便,燃烧时间短,并且发热值很低,空间和能源都会产生的极大浪费。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目前北方农村大量弃置或焚烧秸秆所带来的环境污染,而现有农作物秸秆燃料储存不方便、燃烧时间短、发热值低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农作物秸秆燃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为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的一种农作物秸秆燃料,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
农作物秸秆150份;
木炭渣10~20份;
纤维素硝酸酯6~8份;
白灰2~3份;
干石粉7~9份;
酚1~2份。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本发明的一种农作物秸秆燃料,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
农作物秸秆150份;
木炭渣15份;
纤维素硝酸酯7份;
白灰2.5份;
干石粉8份;
酚1.5份。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本发明的一种农作物秸秆燃料,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
农作物秸秆150份;
木炭渣10份;
纤维素硝酸酯6份;
白灰2份;
干石粉7份;
酚1份。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本发明的一种农作物秸秆燃料,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
农作物秸秆150份;
木炭渣20份;
纤维素硝酸酯8份;
白灰3份;
干石粉9份;
酚2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农作物秸秆燃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按照上述的重量份数,将150份农作物秸秆切割成3~5cm小段;
步骤二、加入10~20份木炭渣、2~3份白灰和7~9份干石粉混合均匀;
步骤二、加入6~8份纤维素硝酸酯和1~2份酚,反应2~3小时,获得农作物秸秆混合物;
步骤三、将上述的农作物秸秆混合物加入到压力容器中,在温度为150~210℃、压力为1.8~2.0Kg/cm2的条件下处理7min,得到农作物秸秆燃料。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步骤三中,所述温度为190℃,压力为1.9Kg/cm2。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的农作物秸秆燃料,首次将农作物秸秆、木炭渣、纤维素硝酸酯、白灰、干石粉、酚混合成型制成燃料,生产出的农作物秸秆燃料比现有的农作物秸秆燃料的发热值提高了40%以上,是一种优质清洁的燃料。
2、本发明的农作物秸秆燃料可替代煤炭作为我国北方农村冬季采暖用燃料,具有无烟、无硫、无污染环保、使用安全等特点,同时具有燃烧利用率高、发热值高、易于储存等显著优点。
3、本发明的农作物秸秆燃料环保性能优良,质量可靠,减小了焚烧农作物秸秆对大气环境的污染,同时可使农民增加经济效益,提高农民经济收入水平。
4、本发明的农作物秸秆燃料可解决农民冬季做饭、采暖用煤炭价格较高、储存不便等问题。
5、本发明的农作物秸秆燃料,原材料价格低廉,生产成本大幅度降低。
6、本发明的农作物秸秆燃料加工工艺简单,易操作。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农作物秸秆燃料及其制备方法,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借鉴本文内容,适当改进工艺参数实现。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所有类似的替换和改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它们都被视为包括在本发明。本发明的产品已经通过较佳实施例进行了描述,相关人员明显能在不脱离本发明内容、精神和范围内对本文所述的产品进行改动或适当变更与组合,来实现和应用本发明技术。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农作物秸秆燃料,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
农作物秸秆150份;
木炭渣20份;
纤维素硝酸酯8份;
白灰3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成,未经王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2463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