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激波压缩技术的中空轴旋转冲压压缩转子无效
申请号: | 201610124544.8 | 申请日: | 2016-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265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钟兢军;杨凌;韩吉昂;严红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海事大学 |
主分类号: | F04D29/26 | 分类号: | F04D29/26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曲永祚;李洪福 |
地址: | 11602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激波 压缩 技术 中空 旋转 冲压 转子 | ||
1.基于激波压缩技术的中空轴旋转冲压压缩转子,其特征在于:包括,中 空轴(11),与中空轴(11)同步转动装配的轮盘组件和罩置于轮盘组件外部的 外机匣(20);
其中,轮盘组件的轮盘外缘(13)外壁表面均匀分布有多个螺旋形隔板(14), 且每一个螺旋形隔板(14)的安装角度相同;
每相邻两个螺旋形隔板(14)之间的间隙形成一条进气流道,每条进气流 道由入口端致出口端依次设置有气流压缩段(15)、喉部隔离段(16)和三角形 出口延伸段(17);
其中,气流压缩段(15)为径向间隙逐渐缩小的压缩气道;喉部隔离段(16) 为径向间隙保持不变的等面积通道;三角形出口延伸段(17)为径向间隙保持 不变,且周向柱面内为三角形的气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激波压缩技术的中空轴旋转冲压压缩转子, 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压缩段(15)和喉部隔离段(16)位于相邻两个螺旋形 隔板(14)的重叠区域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激波压缩技术的中空轴旋转冲压压缩转子, 其特征在于:所述轮盘组件包括:套筒(19)、腹板(21)和轮毂(18);所述 套筒(19)与中空轴(11)同步转动装配,轮毂(18)通过腹板(21)与套筒 (19)同步转动装配固定;其中,轮盘外缘(13)为轮毂(18)周向外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激波压缩技术的中空轴旋转冲压压缩转子, 其特征在于:套筒(19)和轮毂(18)轴向两侧边缘为轴向转动密封位,且密 封形式采用篦齿密封或刷式密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激波压缩技术的中空轴旋转冲压压缩转子, 其特征在于:气流压缩段(15)上或喉部隔离段(16)中设置有附面层泄除装 置、附面层吹除或抽吸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激波压缩技术的中空轴旋转冲压压缩转子, 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压缩段(15)和喉部隔离段(16)的总长度小于等于相 邻两个螺旋形隔板(14)重叠的长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激波压缩技术的中空轴旋转冲压压缩转子, 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形隔板(14)与外机匣(20)之间的间隙控制根据需要 采用主动或被动间隙控制技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激波压缩技术的中空轴旋转冲压压缩转子, 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机匣(20)的内壁涂上一层易磨涂层,在螺旋形隔板(14) 顶部附以耐磨材料来控制外机匣(20)与螺旋形隔板(14)顶部之间的泄漏损 失,在螺旋形隔板(14)的顶部设置叶冠以封闭压缩转子的进气流道,叶冠与 外机匣(20)之间根据需要留有间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海事大学,未经大连海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2454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