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像素结构及显示面板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24456.8 | 申请日: | 2016-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4928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7 |
发明(设计)人: | 吴尚杰;林弘哲;何昇儒;陈宜瑢 | 申请(专利权)人: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62 | 分类号: | G02F1/1362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梁挥;尚群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科***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像素 结构 显示 面板 | ||
一种像素结构及显示面板,该像素结构包括扫描线、数据线、第一和第二主动元件、第一和第二像素电极、第一和第二连接导线。第一像素电极与第二像素电极分别设置于扫描线的第一侧边与第二侧边。第一主动元件的第一漏极与第二主动元件的第二漏极朝向第二像素电极延伸。第一连接导线具有连接第一漏极的第一端以及电性连接第一像素电极的第二端。第二连接导线设置于扫描线上,用以电性连接至一固定电位,其中第一连接导线设置于第二连接导线上,并且在垂直投影方向上与第二连接导线重叠。本发明还公开了具有该像素结构的显示面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像素结构及显示面板,特别是一种可以降低馈通电压效应的像素结构及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面板由于具有轻薄短小与节能等优点,已被广泛地应用在各式电子产品上,如智能手机(smart phone)、笔记本电脑(notebook computer)、平板电脑(tablet PC)、平面电视等。液晶显示面板通常包括上基板、下基板以及夹于该上基板与下基板之间的液晶层。液晶显示面板包含多个像素结构,于进行显示时,主动元件提供信号使得像素电极具有像素电压,借此下基板的像素电极、上基板的对向电极以及位于其间的液晶层会形成液晶电容。而为了维持液晶电容的电容值,还包含一储存电容与液晶电容并联。除此之外,液晶显示面板中的像素结构还存在其它寄生电容,例如栅极-漏极寄生电容所产生的馈通电压,影响像素结构的充电特性,使液晶显示面板产生闪烁(flicker)现象,进而影响液晶显示面板的画像品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像素结构及显示面板,其具有低的馈通(Feed Through)电压以及高的开口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像素结构,包括第一基板、扫描线、至少一数据线、第一像素电极、第二像素电极、第一主动元件、第二主动元件、第一连接导线以及第二连接导线。扫描线设置于第一基板上,扫描线具有第一侧边与第二侧边。至少一数据线设置于第一基板上,其中第一数据线与扫描线交错设置。第一像素电极设置于扫描线的第一侧边。第二像素电极设置于扫描线的第二侧边。第一主动元件与第二主动元件设置于第一基板上,分别与扫描线和至少一数据线电性连接。第一主动元件包括第一漏极,第一漏极朝向第二像素电极延伸。第二主动元件包括第二漏极,第二漏极朝向第二像素电极延伸并与第二像素电极电性连接。第一连接导线具有第一端与第二端,第一连接导线的第一端与第一漏极连接,第一连接导线的第二端与第一像素电极电性连接。第二连接导线与扫描线重叠设置,用以电性连接至一固定电位,其中第一连接导线设置于第二连接导线上,并且在垂直投影方向上与第二连接导线重叠。
为了更好地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像素结构,包括第一基板、扫描线、至少一数据线、第一像素电极、第二像素电极、第一主动元件、第二主动元件、电容线、第一连接导线以及第二连接导线。扫描线设置于第一基板上,扫描线具有第一侧边与第二侧边。至少一数据线设置于第一基板上,其中第一数据线与扫描线交错设置。第一像素电极设置于扫描线的第一侧边。第二像素电极设置于扫描线的第二侧边。第一主动元件与第二主动元件设置于第一基板上,分别与扫描线和至少一数据线电性连接。第一主动元件包括第一漏极,第一漏极朝向第二像素电极延伸。第二主动元件包括第二漏极,第二漏极朝向第二像素电极延伸并与第二像素电极电性连接。电容线设置于第二像素电极的至少一侧边。第一连接导线具有第一端与第二端,第一连接导线的第一端与第一漏极连接,第一连接导线的第二端与第一像素电极电性连接。第二连接导线与扫描线重叠设置,第二连接导线突出于该扫描线的该第二侧边并且电性连接至电容线,其中第一连接导线设置于第二连接导线上,并且在垂直投影方向上与第二连接导线重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2445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